台灣若2050年碳中和 學者葉欣誠:須革命性改變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9日電)溫管法正在修法程序,目前仍訂2050年較2005年減碳50%為目標。師大環教所教授葉欣誠今天指出,氣候緊急狀態是全球議題,若要達到2050年碳中和,經濟活動須有「革命性」改變。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2015年實施上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已提修正草案,將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其中,2050年較基準年(2005年)減碳50%目標未變,但加入「以淨零排放為努力願景」。
前環保署副署長、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政府提修氣候變遷因應法是大的架構,能讓社會大眾更重視;氣候緊急狀態是全球議題,2050年碳中和也是必須做到的事。
葉欣誠提到,聯合國將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結合,氣候變遷是經濟活動造成;這幾年台灣民眾過日子好像沒有太大差別,但「這就是問題」;若台灣要宣布2050 年達到碳中和,經濟活動可能要有「革命性」改變,例如能源型態、工作方式等。
葉欣誠指出,政府也應該從教育著手。義大利2019 年將氣候變遷教育納入課綱,且有固定時數;去年美國紐澤西洲也宣布類似課綱;希望國家用正規教育力量向下扎根,但現在台灣卻是以民間力量在執行。
葉欣誠進一步說明,聯合國2013年提氣候變遷主流化,國際上非常重視教育接軌,美國、歐洲、中國都在進行,如同人權、性別,氣候變遷也是主流議題。
葉欣誠指出,台灣在教育的力道仍不足,應該更全面性,現在氣候變遷只是環境教育下的一個子題;對於高中生而言,可能「考試會不會考」還更重要。
綠色和平規劃「氣候變遷環境教育專案」,並在今天舉辦線上學習系統-Green Future Academy啟動記者會。
與會的教育部環境及防災教育科長高志璋表示,現在某些學科必須要關注國際議題,氣候變遷就是重要的國際議題,雖然並沒有規定氣候變遷在教課時要有多少時數,但鼓勵老師以融入式教學方法,帶領學生了解氣候變遷;透過綠色和平等民間團體的協力,讓學生能更認識氣候議題。(編輯:戴光育)11004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