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曾文生:三接工程雖付出代價 但有更好效益

2021/4/14 19: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4日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根據地質鑽探結果,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一帶水深10至18公尺的藻礁礁體僅0.2至1.2公尺;並強調雖然工程會付出代價,但有更好的效益。

為促進社會對話,呈現科學證據,由多組環團聯合舉辦「三接與藻礁保育、能源轉型關係對焦會議」,今天邀集學者、環保團體及經濟部次長曾文生針對藻礁生態、能源轉型與減煤時程、替代方案等進行討論。

為了解藻礁分布,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去年也在多點位進行地質鑽探,並請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教授許民陽判讀岩心資料,在水深1.5到10公尺間礁體厚度約0.1至3.95公尺、水深10至18公尺礁體厚度僅0.2至1.2公尺,18公尺以後則多是黏土跟沙。

曾文生坦言,「如果有開發不影響環境,很樂意學習」,不知道什麼工作能掌握所有變數,所有的選擇都要面對風險;他也說自己不會是100%的環境保護者,而是「做更明智利用、無悔的選擇」,三接雖然會付出代價,但有更好的效益。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認為,現在的迴避方案,可以讓這整個地區發揮最大的生態系服務效益;中油施工已經2年多,看起來並沒有太大影響,並不是一動工就造成沙泥淤滿;擔心的是現在工程已進行一半,若戛然而止「就像是核四重蹈覆轍」。

他也引用「109年度桃園海岸現地管理及評估計畫」內容,指出大潭G1、G2、G3三區在2014年以前的覆沙率是70%至100%,直到2015年連續2個颱風侵襲北部後,G1、G2礁體才又再度露出,顯示露出後的大潭藻礁生態演替可能只有不到6年時間。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子皓表示,所有的開發案都說自己「非常緊急」,生態學家何時才能有足夠的資源、時間來評估;他也提到藻礁覆沙是動態變化,不同的季節、潮夕變動都很大,有時多有時少,因此說僅有6年可能不是很完整。

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教授溫國彰表示,大潭藻礁區有找到許多文獻中沒有發現過的無脊椎生物,與在岩礁、珊瑚礁中找到的完全不同;他也認為,不是因為藻礁特殊到不行才要保護,它本身就是一個不一樣的生態系。(編輯:張芷瑄)11004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三接工作船擱淺會議延期 環團記者會同步取消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