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口負成長7 / 人力短缺、消費力降低 人口負成長恐衝擊經濟

2021/1/13 10:21(1/24 13: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0年台灣出現「生死交叉」:死亡人數首度超越新生兒數,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台灣人究竟是不婚還是不生?整個社會、產業、生活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3日電)台灣少子女化形成國安危機,已經喊了好多年,如今步入人口負成長,問題更加凸顯且面臨急迫性,如果無法有效解決,減緩負成長速度,將造成人才短缺、消費力降低等問題,嚴重衝擊經濟。

2020年對台灣是個關鍵年度,除了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改寫政經局勢,這一年台灣也面臨「生不如死」的困境,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年新生兒僅16.5萬人、創史上新低,且死亡數超越出生數,步入人口負成長。

人口問題之所以被視為國安危機,是因為人口結構老化、出生率低迷,將導致青壯年人口扶養負擔日益沉重,對社會生產力造成衝擊;長遠來看,產業缺工、消費力降低、政府稅收減少、勞健保財務等問題也恐成為經濟隱憂。

●從人口暴增走向負成長 生育口號揭時代演變

回顧台灣人口演進歷程,從數百萬人一路劇增至2300萬人,但隨著社會環境劇烈變遷,總生育率持續下滑;2019年,「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更指出,台灣在全球200個國家中,出生率敬陪末座。

細究台灣人口結構巨變的關鍵時點,戰後嬰兒潮、女性勞動參與率突破40%,以及1992年人口政策調整、開放陸配等事件,均是重要里程碑。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戰後嬰兒潮」開啟了台灣人口高峰的起點,加上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基於備戰思維,鼓勵人民多多生育,台灣總生育率在1951年高達7.04人。

台灣在1953年至1962年的十年間,年平均人口成長率高達千分之35,政府察覺人口暴增問題,1960年代全面推廣家庭計畫,催生廣為人知的「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生育口號,1971年再喊出「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人口成長逐漸緩和。

主計總處分析報告指出,1950年代初期,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7人,1960年代總生育率下滑至5人;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1970年代生育子女數持續走低,1983年女性勞動參與率突破40%時,總生育率恰巧瀕臨2.1人的人口替代水準(人口長期維持不增不減的替換水準)。

才30年左右光景,減緩人口飆升,卻又發現總生育率持續走低,將加速人口老化等後遺症,1990年代政府將政策目標改為「維持人口合理成長」。

儘管對新移民持開放態度,在晚婚、晚育的趨勢愈來愈明顯之下,總生育率持續走低,2010年經評委初選及全民網路票選之下,生育口號「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勝出,足見社會大眾對於提高出生率的殷殷期盼。

●人口負成長到來 產業缺工、缺人才壓力遽增

2015年,全國工業總會發布的工總白皮書拋出「五缺」一詞,直言台灣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困境,震撼各界,然而,時隔5年餘,五缺問題尚未解決,迎面而來的人口負成長又讓缺工、缺人才的挑戰更為嚴峻。

以營建業為例,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營建工程只剩中老年人,嚴重缺工,導致工程進度落後,全台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也曾呼籲開放引進外勞,解決缺工問題。

勞動部去年12月公布的2021年第1季人力需求調查更發現,事業單位預計1月底較2020年10月底人力需求淨增加4.2萬人,其中營造業人力需求淨增加2274人,創下2008年以來同期新高。

人力短缺的問題不僅出現在傳統產業,政府亟欲發展的重點產業,也已出現欠缺人才的狀況。中央銀行也曾示警,台灣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趨勢下,未來勞動力供給不足,而且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工作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力的結構也會趨於高齡化。

根據國發會彙整各部會於2019年辦理的「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報告,從IC設計、智慧機械、人工智慧應用服務產業、離岸風電、航空業、金融業等26 項產業,或多或少都存在人才短缺的情況,重點產業人才欠缺原因又以「人才供給不足」占43.8%居首。

眼見人口負成長已成為既定事實,國發會指出,除了提升生育率、提升婦女與中高齡勞參率,強化育才、留才、攬才也是重點方向。

「預估未來10年,勞動力不會負成長」,國發會人力處處長林至美表示,從人口負成長到勞動力負成長,並非馬上發生,政府也將跨部會合作育才攬才,提升勞動力素質;換言之,希望靠「質」的提升,補起「量」的下滑。

「未來世代很多工作會改變,或許不需要這麼多人力」,林至美解釋,人口減少是未來趨勢,但產業轉型升級,走向人機協做的生產方式,再加上勞動力素質提升,未來1個人可以做到2個人的工作,生產更有效率。

台灣已經步入人口負成長,更凸顯提升人力素質的重要性,林至美強調,培育本土數位人才、深化雙語能力及國際視野將是政策戰略方向,同時向外延攬國際關鍵人才,才能在人口結構轉變的趨勢下,持續以人才驅動產業成長,提升國際競爭力。

除了人力問題之外,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曾點出人口老化對經濟衝擊,說明台灣長期有儲蓄率偏高、投資率不足的問題,使得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而儲蓄率升高的主因,便是老年人口比較不愛花錢。

「人口負成長對經濟有明顯影響」,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直言,對於供給、需求都會造成衝擊,並以後者的影響較立即顯現,因為人口減少,消費能力也會跟著下滑。

梁國源指出,人口負成長10幾年後,將面臨勞動力減少的困境,而勞動力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屆時生產力走低,也會連帶影響競爭力。儘管政府希望靠提升人力素質抵銷勞動力下降的威脅,但這是項大工程,不是靠單一部會就能做到,「沒那麼簡單」。

他表示,人口政策牽涉移民、產業所需人才、政策優惠以及財富所得重分配等面向,因此內政部、國發會、科技部、經濟部、財政部、勞動部都有相關,必須要由具有號召力、夠上位的統籌單位出面,有組織地規劃顧及各面向的完整政策,才能發揮效果。(編輯:潘羿菁)11001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人口負成長8 / 少子女化煞不住 專家:結婚率下降才是關鍵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