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台商誤判原因指向實驗室惹議 陳時中澄清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9日電)指揮中心將江蘇台商錯判確診原因指向實驗室人為疏失,引發實驗室人員不滿。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2名個案在不同航廈採檢,標籤貼紙要脫落也很難,才會研判是人工環節出錯。
日前確診為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的江蘇台商(案530),因二、三、四採都陰性,中國疫調也發現該個案接觸者均為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專案調查,意外又找到一例法國境外移入(案536)。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經調查釐清,應該是實驗室人員轉置檢體時拿錯,導致結果錯判,將進一步建置防錯機制,並引入自動化程度高的核酸檢驗機型,以減少人工手寫標號、轉管步驟,但強調不會懲處。
根據媒體報導,陳時中這番言論引發實驗室人員不滿,認為目前毫無證據顯示錯誤發生在實驗室,也可能是從機場到醫院運送的途中標籤脫落,才導致錯判。
陳時中今天上午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由於案530、536分別在不同航廈採檢,檢體容器上的標籤貼紙也不太可能脫落,因此評估應該是人工環節出了錯。
在疫苗議題方面,陳時中說,疾管署正積極向疫苗廠加購流感疫苗,目前有一部分「已經在手上」。
另有專家認為,未來台灣即便買到武漢肺炎疫苗,全台至少要有1725萬人接種才能恢復正常生活。陳時中指出,根據專家會議討論,目前目標暫定讓全台60%民眾接種疫苗,但因疫情持續變動,疫苗成效仍是未知數,仍有很多變數存在;根據目前了解,國光的疫苗預計明年5、6月可以量產使用,將依據臨床試驗報告,盡可能加快進度。
至於東洋BNT疫苗面臨冷鏈技術難題,陳時中指出,目前冷鏈技術應該是可以克服,但因儲存、運送有其限制,因此集中施打的點恐怕不多、施打的速度也很難快起來,將限制這支疫苗的使用量。(編輯:張雅淨)10910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