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動脈剝離半數遺傳害的 發病風險高逾6倍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5日電)全台每年有近2000人主動脈剝離,是常見猝死主因。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逾半數主動脈剝離和遺傳有關,有家族史者,一等親家屬的發病風險比常人高6.82倍,且年紀通常較輕。
長庚醫院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參與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陳紹緯表示,主動脈剝離是國內民眾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國內發生率約為每年10萬分之5到10,每年約有近2000人發病。
陳紹緯解釋,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括內、中、外3層,當內層破裂時,血液會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恐造成大出血,甚至猝死。
他表示,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死亡率高達80、90%,病發初期每小時死亡率約1%;B型則大部分可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以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為找出疾病的危險因子加以預防及改善治療結果,長庚研究團隊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2萬3868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456萬個家庭,進行近3年研究,發現主動脈剝離與遺傳有強烈相關性,有家族病史的民眾不僅有更高的主動脈剝離發生風險,也會影響預後。
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主動脈剝離是遺傳因素導致,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一等親的發病風險比常人高出6.82倍;此外,家族性的主動脈剝離如果發病,發病年紀通常較輕,相較於沒有家族病史者也有較高比例需要接受外科手術。
研究成果已於9月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會重量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陳紹緯提醒,有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應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進行影像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及戒菸,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有主動脈病變應積極接受外科治療,天氣變化較劇烈時應特別注意保暖。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也強調,背部突然出現由上而下如刀割般的疼痛,是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一旦出現類似症狀務必立即送醫進行檢查、治療,一天內就醫的患者死亡率約25%,拖3天才就醫死亡率達70%,切勿輕忽。(編輯:張雅淨)10910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