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科大研發橋梁自動監測系統 防斷橋憾事重演

2020/6/4 15:2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台北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宋裕祺帶領研究團隊,開發橋梁自動監測系統,目前已應用在西濱、蘇花改等公路重要橋梁上,及時掌握橋梁的狀態,避免南方澳大橋斷裂憾事重演。

橋梁的安全需靠定期檢測,台灣橋梁多,有些還在高山峻嶺之中,經費、人力也有限。宋裕祺帶領研究團隊,投入橋梁即時監測服務雲端平台,一旦偵測到位移、裂縫、沉陷等狀況超過警戒值,就會發出通報,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宋裕祺表示,上述系統已開發5、6年,並持續調整。在蘇花公路改善計畫、西濱公路施工時,就已經將各項感測器應用在部分橋梁上,監測位移、裂縫、溫度、傾斜、鋼索伸縮等數據,「從孩子還在肚子中就做監測,生產後也繼續。」

宋裕祺表示,橋梁監測對整個工程造價而言,費用是微乎其微,卻能確保橋梁的安全。監測數據配合人員到場檢測,可更全方位地掌握橋梁的狀況,就像是人類做健康檢查一樣,先做初步的項目,再針對有疑慮的地方詳細檢查。

不過,台灣有2、3萬座橋梁,不可能每一座都監測。宋裕祺建議,可以評估優先順序,先從重要橋梁、使用安全有疑慮的老舊橋梁,以及結構形式較為特殊的橋梁著手。如果可以,最好在新建施工時就開始監測,長時間累積數據,更能有比較的基準。

宋裕祺表示,橋梁有生命週期,日本已做到全生命週期管理,台灣橋梁面臨地震、颱風、洪水、沖刷,監測有必要。這項系統未來也有機會輸出國外,幫助全球更多橋梁提升安全性。(編輯:管中維)10906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