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2019/1/20 15:1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0日電)台灣的高資源回收率曾被外媒撰文稱讚是「垃圾處理天才」,但回收率高並不等於再利用率高,要怎麼讓回收物品成為可再利用資源,學者認為應鼓勵廠商投入綠色設計。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環保署統計,2015年台灣的垃圾回收率高達55%,但非營利組織循環台灣基金會卻指出,同年的循環利用率僅有4.89%,顯見即使努力做回收,多數垃圾都沒有變成再利用的資源。

為了讓國內回收處理體系能有更多檢討空間,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循環經濟專家,針對提高廢塑膠的「再利用率」,給予生產商、回收業者、政府多項建議。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主任楊英賢透過新聞稿指出,政府應創造誘因鼓勵廠商投入生產,也要對不易再利用的塑膠材料進行管制,減少「純垃圾」數量。

楊英賢表示,廠商不願意投入綠色產品設計,主因國內回收用料比向國外進口貴上許多,回收料品質也不穩定,加上政府在規定回收料比例、塑膠產品的生命週期評估上缺乏作為,導致生產商沒有誘因投入再製造。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戴華山則指出,即便政府已經修法限制只有單一塑膠材質能夠以「產業用料」方式進口,確保進口的塑料皆可利用,但國內進入回收體系的塑膠種類繁雜,許多產品不只塑料複合,也可能混合了其他材質,造成塑膠不容易回收處理。

戴華山指出,回收處理時,「分選是否成熟」以及「清洗是否乾淨」的技術相當重要,這都會影響後續塑膠回收再利用的品質,建議政府應該建立「塑料管理追蹤系統」。

前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則認為,行政院應該設立一個機關,負責統整、調解各部會所遭遇的法規問題,讓政策溝通被聚焦討論。葉欣誠指出,台灣常常在討論循環經濟時不去談經濟誘因,但循環看系統,經濟還是要看市場。

葉欣誠表示,目前台灣的回收技術在環境污染問題與市場定位上還有進步的空間,業者可以提升研發技術、擴大應用面向,並減少回收時對環境的影響,政府也必須與廠商協力配合,讓台灣回收與製造產業一同升級,成為循環經濟的轉型契機。(編輯:管中維)10801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