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新南向應鎖定高階人才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政府「新南向政策」,大專校院紛紛到東南亞招生,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吳永乾今天在「評鑑雙月刊」上建議,應鎖定培養高階人才,學成後較有機會變成「親台派」意見領袖。
對此,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認為應將眼光放遠,目前招收新南向學生,其實是複製過去僑生政策的成功經驗。
教育部近年鼓勵大專到東南亞招生,增加校園國際化,但也發生一些疑慮,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柯志恩日前便質疑「新南向國際產學專班」學生來台後遭勞力剝削,呼籲加強配套措施。
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出版的「評鑑雙月刊」,最新一期開卷語刊登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的訪問。
吳永乾指出,國內大專面對少子女化問題,透過「國際產學專班」等方式,沒有辦法增加足夠的生源需求,反而浪費珍貴的高教資源。
吳永乾認為,新南向政策在經貿領域較有可行性,可以增加市場,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但在高等教育領域就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他認為新南向國家高等教育水準較低,許多學生又繳不起學費,台灣政府必須額外補助才能吸引他們來,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不應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對待台灣的國家。
吳永乾建議,如果要培養新南向國家未來的「親台派」,應著重培養優秀的高階人才,也就是一般大學校院的學生,研究生最好,學成後也比較有機會從政或從商,變成意見領袖、政府官員或大企業家。
對此,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今天受訪表示,「教育新南向」其實是複製過去僑生政策的成功經驗,過去很多僑生學成後,回國都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好的發展。他呼籲各界應把眼光放遠一點,台灣應像歐美國家一樣,把高教發展的紅利,和周邊國家分享。
姚立德也提到,現在東南亞國家正在發展當中,非常需要有大學學歷、一技之長的人才。尤其中美貿易戰開打後,越來越多台商把工廠遷到東南亞,需要有留台經驗的的中高階幹部。台灣政府拿納稅人的錢照顧這些學生,其實相當有限,新南向國家學生來台,多半還是用半工半讀的方式,自己賺取學費。
不過,姚立德表示,近來發生一些疑慮的「國際產學專班」,會持續檢討相關制度,避免用學習名義、行打工之實,確保就學品質。(編輯:張雅淨)10801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