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陽明食安所北市合作 一年內檢測市售魚標示真偽

2018/11/20 11:26(11/20 13: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陽明大學食安所為了替民眾食安把關,將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合作,以「微基因條碼」技術,在一年內鑑別市面上販售魚類是否有標示不實或攙偽假冒的情況。

陽明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已於2014年上路,但過去仍有業者把鯰魚當作鱈魚販售,由於民眾很難分辨魚種,如果發生攙偽假冒的情形,不但對消費者不公,也容易引起食品安全的疑慮。

為了替民眾食安把關,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教授劉宗榮與副教授梁恭豪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合作,將以特有的「微基因條碼」技術,預計在一年內針對鮪魚、鱈魚、鮭魚、鯛魚、旗魚、比目魚等國人喜愛的魚種,鑑別市面上販售魚類是否有標示不實或攙偽假冒的情況。

陽明大學表示,傳統DNA條碼法是選用特殊的基因片段來作為魚種鑑定的條碼,但海鮮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常會添加防腐劑、食品添加物及色素,進而影響DNA鑑定的質與量,而「微基因條碼」採用DNA序列比對方法,可克服海鮮食品加工後使原來DNA序列斷裂成數個片段的難題,並解決每次只能檢測一個物種的困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陽明食安所教授楊登傑領導的團隊,也開發出能檢測食品中16種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的方法。

陽明大學指出,PAHs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多發生在吸入含有此化合物的空氣,如野火燃燒、瀝青焦油,或吃下燒烤食物,過去檢測時間得花一小時,且檢測數量有限,楊登傑團隊的檢測方法可在18分鐘內同步檢測16種PAHs,能有效提升國內食品安全檢測的速度。(編輯:梁君棣)10711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