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兒盟調查:7成8兒少曾經歷父母情緒失控

2017/11/19 15:34(11/19 17: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9日電)今天是防止兒童受虐日,兒盟公布台灣家長情緒失控情形調查,調查顯示,7成8兒少曾經歷父母情緒失控,3成3孩子曾在父母情緒失控下被打或被羞辱。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每年11月19日防止兒童受虐日,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上半年,家庭內受虐兒童人數為2147人,平均每天近6名兒童受虐,施虐因素前兩名為缺乏親職教育知識、情緒不穩定,顯見家長即使可能不是惡意想傷害孩子,但可能因為不知如何教養孩子加上一時情緒失控,導致跨越兒童保護紅線。

兒福聯盟於9月12日至10月23日,針對國高中在學生進行「2017年台灣家長情緒失控情形」抽樣問卷調查,有效問卷1778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值不超過2.32個百分點。

根據兒盟調查,78.4%兒少曾有經歷父母情緒失控的經驗,39.4%兒少曾經歷過父母至少一種以上情緒失控情境,例如父母遷怒、因小事大發脾氣、不明原因的暴怒、傷害孩子自尊的言語暴力等,在所有受訪孩子中,33%兒少曾在父母情緒失控下被打或被羞辱。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教養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當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預期又說不聽時,即使是愛孩子的父母,還是容易理智線瞬間斷裂,尤其當工作壓力大或夫妻吵過架時,更可能會催化情緒爆炸,情緒失控很容易讓家長對孩子的愛擦槍走火而變成傷害。

陳麗如指出,在情緒失控下進行的打罵或嚴重處罰,或許能讓孩子因為害怕而就範,但有時並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問題,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終身無法彌補的身心傷害,甚至模仿大人用同樣方式來解決問題。

為防止兒童受虐,兒福聯盟已連續7年在11月發起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兒盟表示,今天在信義商圈舉辦橘色野餐日活動,晚上6時,台北101大樓、市府轉運站、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NEO19等大樓也將同步亮起橘光,象徵社會反暴力,期待給孩童永遠的溫暖守護。

兒盟也和導演盧建彰合作,拍攝「失控遊戲」公益短片,以虛擬實境的視角,呈現孩子在家中面臨情緒失控家長的擔心害怕,同時邀請心理師設計「失控指數」的趣味測驗,讓家長們檢視自己的教養壓力,並提供具體建議。1061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