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糧食貿易 基改產品竄全球

2015/6/28 18:5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基改食品專題(中央社記者鄭崇生華盛頓27日專電)俗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和玉米,控制世界70多億人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在基因改造大國美國主導大宗商品貿易發展下,基改食品早已「全球化」,深入千家萬戶。

「國際農業生物科技產業應用中心」(ISAAA)數據顯示,全球基改作物種植面積去年創新高,已達1億8000萬公頃,較2013年增加600萬公頃;其中,美國基改作物種植規模世界第一,達7310萬公頃、占全球近半,較2013年增加300萬公頃。

ISAAA是美國農業部、國務院及美國生技龍頭、基改種子公司孟山都(Monsanto)及其他機構贊助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資料還顯示,中國大陸去年種植基改作物面積達390萬公頃、排名世界第6。

數據指出,全球去年共1800萬農戶種植基改作物,其中,9成為資源匱乏的小型農戶,是世界最貧困群體的代表之一。

美國作為農業大國,靠著貿易掌握區域國家的「胃」,曾「不願張開口吃基改食品」的歐洲,歷經多年頑強抵抗,也門戶漸開。

2006年,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歐洲聯盟限制美國基改作物及食品進口,違反自由貿易原則,隨後,西班牙成為歐洲種植基改作物的最大國家,以棉花及黃豆為主,去年栽種面積共達100萬公頃。

基改產品到底好不好?從解決全球「吃不飽」問題的角度來看,基改讓「黃豆和玉米」這類作物的收成增加;但對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來說,意見各不同,也引發法律訴訟。

以西方人的主食小麥為例,雖然一直有基改研究,美國卻從未核准商業生產,但人工改造的小麥基因太強大,在研究過程中已發生基改小麥汙染原生小麥田,美國7個州的農民這回不再弱勢,集體訴訟狀告孟山都,不久前雙方才和解,孟山都支付和解金約35萬美元(約台幣1050萬元)。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孟山都公開資料顯示,上個會計年度營業額約158億美元,獲利27億美元。

黃豆及玉米是基改作物主力,不過,西方多用作養家禽家畜、甚至養殖鮭魚的飼料,但黃豆在亞洲,包括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的飲食習慣中,常見直接攝取。

美國黃豆高達94%都是基改豆,美國黃豆出口協會(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數據顯示,去年9月至今年5月底,黃豆出口量已逾4600萬公噸,其中、逾半數的2900萬公噸銷往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是美國黃豆的最大出口市場,年成長7.2%。

與美國經貿關係緊密的台灣不遑多讓,台灣身為美國黃豆第5大出口市場,在同一統計期間,黃豆出口台灣達117萬公噸,年增12.1%;人口逾2億的印尼排第4,進口美國黃豆的數量較台灣多28萬噸、達145萬噸。

藉由貿易,基改產品迅速全球化,可能存在醬料、食物、甚至穿著的衣服中,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未規定含基改成分的產品須註明,理由是:基改作物與傳統作物「實質相同」。

人類各種突變新生的疾病與基改產品間是否有關連,科學也難有百分百正確的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農民慶幸提高產量之餘,也漸發現地貌的變化、如超級雜草的現象出現;而孟山都在追求解決人類糧食危機、讓農業得以永續發展的遠大理想中,靠著基改產品的智慧財產權豐收。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歷任美國總統多以經貿戰略推動外交,企業實力向外延伸,就是穩固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力,而像「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標榜捍衛智慧財產權的高標準協定,若包含應用在農產品上,也是意料中。10406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