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青壯年倍增 誤把痔瘡出血當癌
2015/3/17 10:41(3/17 16:36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國內每37分鐘就1人大腸癌,近20年青年族群增加1.6到1.7倍;然而,台灣癌症基金發現青壯年一知半解,以為出血是徵兆,常誤把痔瘡當成大腸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看到出血嚇到以為自己得大腸癌的人,真的很多,事實上,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往往不會出血,反而是該注意排便習慣改變,從便秘或腹瀉的情形,檢視自己是否多紅肉缺蔬果少運動,埋下大腸癌病因。
賴基銘說,雖然目前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病患,但近20年來20到49歲約成長1.6到1.7倍,已引起醫界的重視。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全國1102名22到49歲上班族進行大腸癌與大腸瘜肉認知調查,結果顯示青壯年真該提高警覺了。
他說,青壯年上班族普遍存5大腸癌危機:一、瘜肉認知低:8成民眾聽過大腸瘜肉,但多數認知錯誤。二、篩檢意識低:22歲至49歲有76.9%民眾沒有做過糞便潛血檢查。三、規律運動低:77.4%民眾運動量不足。
第四是外食蔬果低:外食情況頻繁,67%民眾幾乎天天外食,且蔬果攝取量不足7成以上未達每日蔬果攝取標準。第五是腸道健康低:近3成年輕人有便秘或腹瀉情形,腸道淨空情況有待加強,進而可能壞菌增生,易使腸道吸收毒素機率增。
賴基銘說,大腸癌的篩檢方是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篩檢致癌瘜肉,這次調查的受訪者中有6.8%表示本身患有瘜肉,以此比率推算,台灣可能將近有71萬年輕人籠罩在息肉陰影下。10403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