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然而,印度有著5000年的歷史,它的宗教、文化、語文、思考邏輯與行事作風,都與台商熟悉的中國和東南亞截然不同,目前在印度打拚的台商都承認,很難把投資中國或越南的經驗直接複製過來。
於是,台灣企業開始尋找懂印度的華語人才,畢業於印度北阿坎德省(Uttarakhand)敦安大學(Doon University)的笛可書(Diksha Rawat),就是這樣的人才。
笛可書就讀大學期間,曾在校內的台灣教育中心選修華語,去年獲得台灣教育部華語文獎學金赴台學習3個月。
由於具備華語優勢,加上有台灣經驗,笛可書剛回印度就在鴻海集團印度富士康科技公司找到了翻譯專員的工作,薪水比同學優渥許多。她最近還特別回學校向台教中心的老師陳家慧表達感謝。
敦安大學印度籍的中文系系主任商賢杰(Shanky Chandra)同樣非常感謝駐印度代表處給予學生獎學金機會,協助學生創造美好的未來。
在笛可書之前,曾在華語文獎學金計畫之下赴台學習的印度學生方萬新(Wasim Zafar),返回印度之後也因華語能力佳,而被三星印度公司延攬擔任翻譯專員,協助中國工程師與印度在地員工溝通,薪資和前一個工作相比,增加一倍有餘。
台灣教育中心是教育部為招收外國學生來台留學,以及推動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而於2007年推出的計畫。
自2011年起,教育部補助國立清華大學,在印度設立11所台教中心,加上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過去3年的開拓下,新增18所,目前總計29所,由教育部甄選台灣華語教師派往授課。
陳家慧回想兩年前剛來印度的時候,發現學生們語言大多靠死記硬背,卻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對話中,所以學生在校園裡見到她時,只以北京腔害羞地說一聲「老師早上好」,就加緊腳步離開了。
為改變這種情況,她鼓勵學生用添加句子的方式去延伸語句,再夾雜印地語與華語,鼓勵學生學習新的、多樣化的句子,並且秉持「信任第一,教學第二」的原則,花更多時間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
早年,前來印度投資的台灣企業多半是大型企業,但最近中小企業也展現投資意願,有些只是前來考察,有些則已派人駐點測水溫。
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長陳立穎說,今年前8個月,每個月幾乎都有4到5家台灣企業向代表處詢問印度投資環境,這樣的情形和去年相比有明顯增加,包括傳典工程、立期科技、SenTec、健和興、Gogoro和華碩,都曾來尋求華語人才。
駐印度代表葛葆萱去年10月也曾表示,越來越多台灣企業到印度投資,華語人才需求越來越大,代表處將協助在印度台資企業尋找華語人才,第一批大約就需要400人。
事實上,台教中心的業務並不包括輔導學生就業,但適逢供應鏈移轉的大趨勢,台灣企業出現「懂印度」華語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組也順水推舟,希望促進台印之間的貿易與投資。
台灣企業徵求印度華語人才,不只單純希望解決員工及客戶溝通問題,更希望能協助公司主管詮釋印度文化、宗教與法規,瞭解印度人的經商習性,減少推動業務時可能遇到的阻礙。
隨著產業鏈移動,台灣企業對具中文口說能力印度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在印度的台教中心除了成為台灣學校重要招生基地外,培育出來的華語人才也將投入產業發展,為台商前進印度助攻。(編輯:周永捷)11209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