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大選拜登勝出 產業界看美中競爭態勢已定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4日電)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出,各界關注美中貿易戰和科技戰進展,台灣產業界領袖分析美中競爭態勢已成,美國重組供應鏈大方向已定,美中產業鏈分離趨勢未減,台商應掌握國際局勢變遷的契機。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儘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要到明年1月20日後才能確定,但全球G2局勢已經成形,區域化生產體系崛起,美國和中國大陸都想建立各自的供應鏈,這個趨勢不會改變,在美國供應鏈有其必要性。
因應G2局勢,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提早布局,目前仍按照計劃進行,除了在中國大陸和美國外,集團在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地也已就位,因應新的供應鏈變化局勢。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美國設廠計畫拍板定案,董事會10日核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100%持股子公司,實收資本額3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近1000億元。台積電多次強調,美國設廠是以客戶需求考量,並沒有政治考量。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無論哪一黨執政,都會推動美國製造政策,不會有太大變化。
從台灣機械產業角度來看,柯拔希表示,在美中貿易戰之前,中國大陸占台灣機械產業出口產值比重約3成,美國占比約17%,在貿易戰之後,美國占台灣機械業出口產值比重上升到2成,今年前9月占比提升到22%,顯示美國製造政策帶動台灣機械產業出口產值。
展望今年,柯拔希預估美國占台灣機械產業出口產值比重可突破2成,中國大陸占比約為29%。
柯拔希指出,美國和中國大陸兩套系統的趨勢仍將持續,台商可順勢兩邊布局掌握商機。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表示,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競爭已經形成,美國製造再工業化和供應鏈重組的思維,已經和以前不一樣;無論誰當選,對台灣經濟影響不大,美國的大方向和共識已經確定。
卓永財表示,將來產業界如何在新局勢布局,相當關鍵,產業界的思考要不一樣;中國大陸產業持續轉型升級,力道非常強,台灣製造業要掌握中國大陸製造轉型的契機擴展市場;台灣應該要掌握國際局勢的變化,把危機變為轉機。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預期拜登就任後,對中國大陸政策不會修改,不過美中貿易戰強度可望趨緩,雙方關係不會更差。他表示,若拜登能有效控制COVID-19疫情,也有助歐洲和全球市場,景氣走勢可望更加明確,不確定因素可望降低,對全球供應鏈和工具機產業是正面的發展。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指出,拜登是否會延續美中關稅戰仍不清楚,但美中科技戰仍將延續。
他指出,COVID-19疫情加速數位時代到來,美中對抗會更加激烈,實體貿易萎縮,數位貿易崛起,美中兩國在數位領域將明顯切割,形成二元系統;數位系統的切割,將使中國的生產鏈逐漸與美國的生產鏈分離。
分析台商和美商布局,陳添枝預期,台商和美商將負擔供應鏈重構的主要成本,台商使命必達,關鍵在美商,美商的關鍵在政府,因為美商的技術有敏感性。
他表示,即便美中在高科技脫鉤,將出口供應鏈從中國移出,代表台商退出中國,不代表美商退出中國,因為美商在中國仍有巨大利益,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只可能限制供應產品的項目或對象,但不會完全脫鉤。(編輯:郭無患)10911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