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步入熊市 法人:國際股市恐持續探底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2日電)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美股道瓊指數大跌1464點,終結11年多頭步入熊市。法人認為,國際股市仍可能持續探底,需等待美股振幅縮減至1000點內,台股才會有較好的表現。
美股今天跳空開低,道瓊指數終場暴跌1464.94點,跌幅5.86%,收在23553.22點。標普500指數大跌140.85點,跌幅4.89%,收在2741.38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重挫392.2點,跌幅4.7%,收在7952.05點。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終場下跌471.43點、跌幅4.33%,收在10422.32點、成交值新台幣2700.63億元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近期美股每天的高低點振幅都超過1000點,即使後續反彈也還是會有賣壓,如果美股能夠連續3天的高低點振幅能縮減到1000點以下,就代表多空對戰告一段落。
蔡明翰坦言,目前國際股市還是有持續測底的可能性,台股因為防疫佳、相對抗跌,但今天受到全球股市持續往下修正的影響,台股也轉弱持續破底。現在需等待美股振幅縮減,國際股市或台股才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蔡明翰認為,目前看來很難預測股市低點,觀察SARS經驗和先前陸股表現可以發現,股市低點往往出現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就疫情對股市影響程度而言,最大利空因素在於美國,目前美國疫情快速擴散,美股持續重挫探底,後續最重要的還是美股能夠止穩反彈,全球股市才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機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會觀察股市有無非理性下跌狀況,做好禁止放空等準備。蔡明翰認為,「禁空令」政策原本應該要讓指數跌勢縮減,但也可能因為政策出爐,會加深市場恐慌,導致效果不理想。
蔡明翰分析,就過去經驗來看,無論在疫情或金融風暴時期,股市表現仍與全球連結,自然會反映該有的低點。政府祭出禁空令或護盤,也許短期會加強台股抗跌力道,但抗跌一段時間後可能導致台股位階相對偏高,如果國際股市未止穩,最後還是會出現補跌效應。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則抱持不同看法,他認為政府救市措施的干預力道越大,效果越明顯,因為台股交易有漲跌幅10%限制,是一個有條件反映利多或利空的市場機制。從金融海嘯時期的經驗來看,政府提出救市措施後,台股比全球其他股市更早落底反彈,尤其禁止放空是合理機制,他對此樂觀其成。
黎方國也說,武漢肺炎疫情對全世界的影響會慢慢擴大,可能導致每個國家因為疫情而孤立,許多商業往來或需求都會受到衝擊,企業獲利也可能下修。他建議在美股下跌這樣的系統性風險中,不要急著猜測股市底部或逢低買進,而是應該嚴格控管資金水位,畢竟疫情變化很難預測。(編輯:黃國倫)10903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