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主持首場科技會報 聚焦AI對社會衝擊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4日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主持上任後首場科技會報,與會科技委員包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等人,提醒政府注意AI產業對台灣社會和經濟的衝擊。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表示,今天的會議除了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因不在國內請假之外,所有外部科技委員全數出席,包括張忠謀、林百里、童子賢、中研院長廖俊智、國策顧問何美玥、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等人。
Kolas表示,科技會報主軸鎖定AI,國發會在會中報告「數位經濟及AI對社會影響與因應策略」,報告指出,人口紅利縮減和AI產業發產是不可逆的趨勢,AI科技可能會取代大量的就業型態,出現科技型失業,但是也會因此產生新工作;預估到2030年時,台灣數位轉型的人力缺口將達到8.3萬人。
國發會報告也指出,在15至30年後,秘書、客服、電話行銷、仲介、貨車司機、會計等可能會有被取代的危機;但也會產生如資料科學家、大數據專家、資安分析師、電商與社群媒體專家等新興工作,人才培育也需相應調整。
Kolas轉述,張忠謀在會中提醒政府應注意被取代的工作和新產生的工作,需要的勞動力可能是不一樣的,而且產業鏈的發展可能會導致需要的勞動力分布在不同國家,未必在台灣本土,政府必須關注勞動力需求的問題;大企業會自行因應AI的影響,但中小企業則未必有大企業的彈性,建議中研院、資策會和教育部等做好人才培育工作。
Kolas說,林百里在會中指出,台灣若成為AI強國,需要的人力缺口恐怕不只8.3萬。童子賢也表示,若AI取代了腦力粗活,在制度上、責任上保障勞工工作權利,是否會創造很多沒有生產力的工作型態或職務,而導致國家生產力落後,這是必須思考之處。
Kolas表示,蘇貞昌在會議中裁示,政府應該加強跨部會合作,因應AI產業發展後的人力需求,以結合產業需求和人力需求;各部會應隨時掌握AI發展趨勢,並進行影響評估,滾動式檢視政策是否符合人民需求。(編輯:蘇志宗)1081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