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遷廠布局 會計師建議3階段思考
2019/7/4 20:42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4日電)因應美中貿易戰影響,許多台商逐漸調整產線回到台灣或至其他國家生產,安侯建業(KPMG台灣所)提醒,台商應特別留意各國原產地認定標準,思考新生產基地時,也應從進場、營運及退場階段思考應注意事項。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協理廖月波表示,台商遷廠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取得非中國大陸地區製造的產地證明,避免被美國加徵懲罰性關稅,因此,台商必須好好了解如何符合各國原產地規則。
以台灣發放產地證明相關規則為例,若產品加工、製造或原材料涉及台灣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則以在台灣境內產生最終實質轉型者視為台灣原產,實質轉型指的是原料與貨品稅則稅號前六碼相異者,或在台灣附加價值率超過35%,或特定貨品符合國貿局公告的重要製程。
廖月波提醒,但產品進口至美國後,關鍵在於美國海關是否能同意上述認定方式。美國法規對原產地認定並沒有訂定有細部規定,海關會以個案不同情形,依照一般性規範與法院判決前例進行判定,建議台商遷移產地生產仍要注意完成實質轉型,取得當地產地證明,以因應美國海關可能的質疑與查核。
另一方面,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執行副總丁傳倫表示,台商遷廠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從選址到實際量產需要規劃許多細節,台商評估是否要到其他國家投資設廠,建議要從進場、營運和甚至將來退場等面向進行思考。
舉例來說,進場階段須思考的議題包括持股架構與型態、稅務環境與優惠、投資環境與建設及員工外派與福利等;營運階段則要留意當地各類稅目的申報與查核、移轉訂價政策規劃與調整及跨境交易稅負等;退場階段則有稅負、勞工問題及解散清算等面向要考量。(編輯:楊凱翔)10807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