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貿易戰搶進東南亞布局 會計師:恐僅短暫效益

2019/6/18 20:3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18日電)因應美中貿易戰及全球關稅壁壘興起,會計師觀察,台商供應鏈布局,逐漸由「單鏈」轉為「三鏈並進」,往美國、中國大陸及歐洲等主要市場接近;東南亞地區雖具成本優勢,但隨大量業者搶進,效益可能很快降低。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舉辦「台灣國際稅務智庫2019高峰會」,安永國際租稅及移轉訂價服務執業會計師林宜賢會中受訪指出,全球經貿環境近期出現極大變化,各國不僅大打貿易戰,還延伸至科技戰及金融戰,三大戰場交織,使台商國際稅務規劃更為複雜。

林宜賢指出,過去國際稅務規劃主要聚焦在所得稅,如今包括營業稅、關稅等也必須一併考量,才能順利完成供應鏈移轉。觀察台商供應鏈移轉的路徑,與日商、韓商類似,大多轉向「三鏈並進」,聚焦中國大陸、美國及歐洲市場。

對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林宜賢直言,將供應鏈移轉至東南亞地區恐怕不是長長久久的策略,短期內雖具有成本優勢,但隨企業一窩蜂搶進,拉高土地、廠房及人工成本,可能短短3、5年就得再遷移供應鏈;同時,中國企業也在搶食東南亞市場,更不利台商發展。

林宜賢提醒,將供應鏈移往勞動成本低、租稅優惠過高的國家,貨物銷售到美國與歐盟時,可能恐遭受反傾銷、反補貼與反避稅調查,被課徵高額關稅與所得稅,反而無法節省成本。

另一方面,林宜賢認為,長遠來看,趨近消費地已經成為製造業的未來趨勢,隨各國紛紛架起關稅壁壘高牆,強調消費產品應為本國製造,台商製造地及市場若距離太遠,將產生極大資金積壓的壓力及風險;建議應改為「短鏈供應」模式,接近消費市場製造。(編輯:張均懋)10806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