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事:台灣沒必要採通膨目標化機制
2019/2/10 08:12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0日電)民眾希望物價不要上漲天經地義,但若物價平緩甚至停滯,其實也不利經濟成長;去年第4季央行理監事會中討論通膨議題,不過,台灣現行沒必要採行通膨目標化機制仍為主流意見。
經濟成長通常伴隨著溫和通膨,因為景氣好時,民眾願意消費、需求增加,便進一步推升物價,而物價上漲,企業獲利增加,就有可能替員工加薪,提振消費意願,形成正向的經濟循環;不過近年台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相當平穩,主計總處預測2018年為1.43%、2019年僅0.96%。
央行近日公布去年第4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議事錄摘要,有理事在會中指出,宜關注部分央行已採通膨目標化機制的現象。
有央行理事表示,嚴格定義下的通膨目標化機制,也就是以控制通膨率為單一目標,較少國家採用;舉例來說,美國雖設有通膨率目標,但也關注充分就業,因此並非採行通膨目標化機制。
央行會議議事錄摘要指出,採行通膨目標化機制的國家,過去多為高通膨國家,為了維持經濟穩定,會利用名目基準(nominal anchor),以抑制通膨預期;紐西蘭是第一個實行通膨目標化機制的國家,但現在也關注充分就業。
會中討論提到,部分國家實施通膨目標化機制具有成效,是因為以前通膨很高,除了本身關注通膨,也可歸功於1980年代全球化之後,全球通膨趨降;況且,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部分學者認為通膨目標化機制未必妥適,採行國家也不多。
雖可持續關注發展趨勢,有央行理事認為,目前央行貨幣目標化機制運作良好,似乎沒有必要考慮採行通膨目標化機制;另一名理事則說,採取通膨目標化的國家,是因為通膨是項大問題,不過對台灣而言,通膨不構成問題,因此也不需要擔心通膨目標化機制的問題。(編輯:林淑媛)10802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