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現金具備四大優勢 仍有存在必要
(中央社記者邱柏勝台北20日電)「無現金社會」雖為世界趨勢,但央行表示,現金仍具有無風險的價值儲藏功能、具法償效力且普及度高、保障交易隱私以及有利民眾進行預算規劃等4大優勢,因此現金仍有存在必要。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面對立委提問明年10元硬幣發行爆量原因時表示,主因是市場上的娃娃機非常盛行,市場對10元硬幣的需求也明顯增加。但這段言論一出也引發「娃娃機之亂」,為此央行多次對外發布新聞稿澄清,強調硬幣發行數量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
而央行今天召開今年最後一次理監事會議,楊金龍也透過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再度對外說明此一議題。
楊金龍舉瑞典為例,瑞典被視為無現金社會的先驅,但瑞典央行也點出無現金社會的風險,甚至敦促國會立法保障瑞典央行對支付系統的控制權,確保現金被大眾接受;且瑞典最新民調也顯示,近7成民眾仍希望保有現金支付的選項,顯見現金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楊金龍進一步提出現金獨具的4大優勢。首先,現金是無風險的價值儲藏工具,不僅有支付功能;其次,現金有法償效力,交易成本低、可即刻清算且普及度高,在小額交易具備優勢。
第三,現金的匿名性可保障交易隱私,但為防制洗錢,各國還是有針對現金交易及出入境攜帶金額訂定上限。最後,現金有利民眾進行預算規劃,可避免過度消費而背負債務。
楊金龍也提及無現金社會的風險,非現金支付除了要仰賴電子化設備外,也可能對老年人、視障人士、低識字率民眾等弱勢族群造成使用上的困難,進而擴大社會階層差異,且電子通訊設備發生故障或電力中斷,非現金支付也將面臨停擺。
此外,非現金支付若遭駭客入侵,恐造成使用者資產被盜刷或竊取;最後,若非現金支付系統集中在少數幾家民營機構,將有被壟斷或面臨倒閉的風險,難以建立安全有效率的支付系統,也可能導致使用者利益遭到剝削。
因此,楊金龍表示,央行將配合政府政策持續推動多元支付環境,但強調現金支付不可或缺,因此仍會持續充分供應正常經濟活動所需的各種面額鈔券與硬幣,滿足社會大眾需求。(編輯:黃國倫)10712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