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第3季每股賺4.5元 第4季能見度低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3日電)華碩第3季稅後淨利年減43%,華碩認為,貿易戰致新興市場貨幣波動、需求降低,加上CPU供貨短缺等,造成營運壓力,第4季能見度低,盼營運體質改善效益明年發酵。
筆電品牌廠華碩今天舉辦法說會並公布財報,第3季品牌營收達新台幣937.71億元,年減1成、季增16%,單季稅後淨利33.43億元,年減43%,季成長逾150%,單季稅後每股盈餘(EPS) 4.5元。
華碩指出,中美貿易戰導致新興市場貨幣波動及市場需求降減,加上CPU供貨短缺等,以及同業在特定市場的價格競爭,導致第3季面臨營運壓力;已啟動明年及中長期營運規劃,希望營運體質改善的效益,能在下一個產品周期,也就是明年第2季到下半年能具體發酵。
展望第4季,華碩表示,來自中美貿易戰及CPU缺貨、和同業的價格競爭等影響都將持續,華碩希望能以穩定的方式來管理營運並面對競爭。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坦言,第3季營運表現不理想,會努力把第4季做好,但變數多,加上能見度是有史以來相對低,對後市業績只有2成可見度。
法人指出,因美中貿易戰,晶片供貨短,同業競爭壓力等因素,預估第4季PC出貨將較第3季持平,手機季增0%至5%,零組件季增0至5%,第4季整體營收獲利約與第3季持平,營業利益率約在2%。
沈振來表示,華碩在PC及電競事業將繼續作戰,另一塊則是未來產品如機器人、AIoT裝置等,這是未來的經營風向,華碩要往前看,把bussiness分為現在bussiness和未來bussiness,現在的bussiness要維持,未來的bussiness是要抓住趨勢,以「兩手策略」往下走。
而針對CPU的缺貨問題,沈振來認為,第4季還會更缺,增加後續營運不確定性,還有來自同業競爭壓力,最大的壓力在歐洲地區,現在的營運要更專注,提升附加價值是重點。
針對電競產業,華碩指出,目前整個電競產品占營收約近15%,希望可以拉升到20%,未來在手機會把電競加進來。
此外,華碩表示,去年第3季組織調整時即承諾,未來兩年會維持每股發放現金股利15元的水準,目前確定明年6、7月仍維持15元股利的方向。(編輯:鄭雪文)10711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