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駐英代表處文化組促交流 台藝術家赴倫敦移地創作

2024/10/18 22:37(10/18 23: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與英國藝術機構The Place再度合作,邀請台灣表演藝術家到倫敦進行移地創作。The Place 為英國代表性舞蹈機構之一,不僅是當代舞蹈學校的所在地,也是歐洲創新性的舞蹈空間。中央社記者簡玉晴倫敦攝  113年10月18日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與英國藝術機構The Place再度合作,邀請台灣表演藝術家到倫敦進行移地創作。The Place 為英國代表性舞蹈機構之一,不僅是當代舞蹈學校的所在地,也是歐洲創新性的舞蹈空間。中央社記者簡玉晴倫敦攝 113年10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簡玉晴倫敦17日專電)今年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與英國藝術機構The Place二度合作,邀請台灣表演藝術家劉奕伶與黃至嘉到倫敦,進行個人作品的移地創作。駐英文化組組長陳斌全表示,盼透過增加與當地交流的機會,提高台灣藝術家到倫敦演出的可能性。

劉奕伶的作品《Turn Out》今年7月在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演出,將單口喜劇與舞蹈結合。她以此作品為核心,透過倫敦移地創作的機會,與當地藝術工作者和業界人士交流,幫助發展作品的英文版,希望接觸更多非華語地區的觀眾。

黃至嘉則是在今年4月的艋舺國際舞蹈節創作獨舞作品《瑪麗,林Mari-Lynn》,並在舞蹈節與The Place藝術總監尼克森(Eddie Nixon)交流,最後受邀前往倫敦。她以過去作品《瑪麗Mary》的脈絡為基礎,探索與城市的連結,以「移民」為主題發展新作。

陳斌全自2019年起派駐英國,曾任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對推廣台灣藝術與文化擁有豐富經驗。他表示,除了像雲門舞集這樣具有豐富國際經驗的團隊,台灣的中小型舞團在倫敦的演出機會相對少見。

然而,近年來台灣中小型舞團的創作能量豐沛,逐漸受到國際舞蹈界的關注。文化組希望透過與倫敦當地藝術機構的合作,讓更多台灣中小型藝術團隊能夠在英國,尤其是倫敦,獲得更多演出機會。

談到與The Place合作的契機,陳斌全表示,文化組持續尋找倫敦當地合適的機構。他觀察到The Place曾與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藝術團體合作,這讓文化組看見合作的可能並開始洽談細節,於去年成功邀請台灣藝術家進行移地創作。

去年的計畫由The Place和倫敦指標性國際舞蹈節Dance Umbrella合作。當時邀請台灣編舞家及舞者蘇品文與「微光製造」藝術總監暨編舞家王宇光進行移地創作。蘇品文的作品《少女須知》更在Dance Umbrella 的招牌單元「改變節奏」(Change Tempo)中,和音樂家林麥可現場彈奏鋼琴共同演出。

位於倫敦市中心的The Place 為英國代表性舞蹈機構之一,不僅是當代舞蹈學校的所在地,也是歐洲創新性的舞蹈空間,提供許多劇團演出的場地。

陳斌全指出,疫情讓表演藝術產業生態出現轉變,民眾傾向觀賞時間較短、較小型的節目。而The Place的地理位置與場地規模剛好適合中小型藝術團隊,最終以獨立創作者為合作主軸,推動移地創作計畫。

他強調,對於藝術家而言,移地創作更像是作品進化的過程。他希望藝術家透過來到倫敦的機會,能夠獲得當地產業人士與觀眾的回饋,幫助作品為登上歐洲、乃至國際市場做準備。

不過陳斌全也觀察到,後疫情時代藝文觀眾的消費習慣不斷改變,如何符合產業潮流,尋找臺灣表演藝術內容在國際舞台上持續獲得曝光,將是各專業團隊未來更大的挑戰。(編輯:高照芬)11310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