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美食展不只吃 展覽揭祕寶島美食文化傳承創新

2024/8/2 13:37(8/2 13:4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4台灣美食展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文化部「台灣味-流動的傳統」展館上午舉行開幕記者會,台灣觀光協會榮譽會長葉菊蘭(左3)、會長簡余晏(左2)、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右3)與交通部長李孟諺(右2)等人出席。中央社記者翁睿坤攝 113年8月2日
2024台灣美食展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文化部「台灣味-流動的傳統」展館上午舉行開幕記者會,台灣觀光協會榮譽會長葉菊蘭(左3)、會長簡余晏(左2)、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右3)與交通部長李孟諺(右2)等人出席。中央社記者翁睿坤攝 113年8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2日電)一年一度的台灣美食展即日起至5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開展,文化部以「台灣味-流動的傳統」為主題,藉由虱目魚、珍珠奶茶、蚵仔等5項代表性食材,揭祕台灣美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文化部表示,台灣自古就是人類族群活躍之島,也是南島語族的原鄉,在大航海時代就已登上國際舞台。先來後到的族群為台灣帶來各地的飲食文化,自由開放的台灣社會接納了來自世界的異國料理,在此間不斷的傳承、匯集、融合,進而形成台灣飲食文化「多元混融」的特色。

本次展覽文化部希望從交互流動而變化的食材、料理與味蕾經驗,讓民眾更深入了解歷史川流中傳統及創新獨特兼具的「台灣味」。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現場幽默分享,文化部沒有食物販售,就來講食材的故事,每個食物因為歷史時間點造就它在文化上的不同表現與意義。

王時思表示,好比學名是葡萄牙牡蠣的「蚵仔」,其實是台灣原生種,荷蘭、明鄭時期還有徵收「蠔」稅紀錄;虱目魚是從東南亞引進,經過經過台灣養殖業的創新和研發,目前已是價格親民且能全魚利用的永續之魚。

從現場展覽也可得知,芒果最早由荷蘭人從東南亞引進,清代許多有錢人家中都種植芒果樹,今日已發展出多項品種,台灣芒果冰更是許多本地人和外國觀光客的最愛;台灣吃牛肉的歷史已有400年,從地名、餐廳菜單更有線索可循。

展館同時推出多場主題活動,邀請專家、名廚透過講座、試吃、教學等方式,接力展現傳統與創新的台灣味。「舌尖漫遊」即邀請文史作家曹銘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國立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專任副教授鄭肇祺、芳苑海牛學校等專家群分享美食的文化和歷史。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等館所,在本次展會中也將展示各館與飲食文化相關文創品,呈現美學與日常生活的完美結合。(編輯:陳政偉)1130802

2024台灣美食展文化部「台灣味-流動的傳統」展館2日上午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開幕記者會,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右3)出席,並現場參觀展館。中央社記者翁睿坤攝 113年8月2日
2024台灣美食展文化部「台灣味-流動的傳統」展館2日上午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開幕記者會,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右3)出席,並現場參觀展館。中央社記者翁睿坤攝 113年8月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