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威脅美國科技企業 成為中國對美貿易戰策略
(中央社台北10日電)中國今天起對美國加徵關稅執行反制措施,美中關稅戰正式開打。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官員正在制定一份包括谷歌、蘋果、博通、新思科技等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名單,作為中方反制的籌碼,藉此影響美國總統川普的核心圈。
中國先前已宣布調查輝達(Nvidia)及谷歌(Google)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的問題。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還鎖定了包括蘋果(Apple)、博通(Broadcom)及新思科技(Synopsys)等美國科技企業作為未來調查對象。其中,新思有一筆高達350億美元(約新台幣1.15兆元)的收購案有待中方批准。
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駐上海科技政策專家南利斯特(Tom Nunlist)表示,中國正在蒐集籌碼,需要所有能用來回擊美國的籌碼,而「反壟斷」是最有用的籌碼之一。這就像是撲克牌桌上的博弈,中國還「需要一些籌碼」以便坐上談判桌。
報導指出,中國這種策略是有風險的。與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相比,美國企業最近不那麼願意為中國說話,且中國這些威脅可能會適得其反,會打消美企在中國投資的積極性,目前北京正鼓勵外企在中國投資。
接近中國決策層的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官員希望引起川普圈子裡的注意,包括在川普就職典禮上坐在川普身邊的高階主管,像是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等人。
報導直指,蘋果向上架的應用程式開發商收取費用的做法,先前一直旁觀的中國監管機構,近幾週來已開始密切地關注。知情人士表示,一些中國官員認為蘋果在中國的收費過高,阻礙了競爭,因此中國政府認為,蘋果是與美國談判中可以打的一張牌。
此外,跨國公司之間的收購與合併,通常需要得到全球各地反壟斷監管機構的批准,如果不能獲得其中一個主要國家的批准,這些收購與合併就可能告吹。律師們表示,中國就越來越常將這類條件附加到交易中,尤其是半導體廠的合併,高通(Qualcomm)和博通的對外合併都曾受到中國影響。
專研中國反壟斷法的南加州大學教授張湖月(Angela Zhang)表示,透過嚴格條件的執行,中國方面可以對企業施加壓力,並處罰「不合規行為」。但中方對美企採取行動時必須謹慎,尤其是中國對外依賴性強的關鍵元件企業,輝達就是一例。
除了反壟斷,「國家安全」是中國可用來限制美國企業的另一個工具。2023年,中國禁止本國企業向美國晶片大廠美光(Micron)購買產品,理由是國安風險。美國商務部當時表示,這些限制毫無事實依據。(編輯:邱國強/呂佳蓉)1140210
- 2025/02/11 07:14
- 2025/02/10 20:40
- 2025/02/10 20:11
- 美媒:威脅美國科技企業 成為中國對美貿易戰策略2025/02/10 19:42
- 2025/02/10 19:01
- 2025/02/10 18:5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