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日本國際漫畫賞銀賞後 左萱推「芭蕉的芽」續篇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9日電)漫畫家左萱以「芭蕉的芽」第2集獲日本國際漫畫賞銀賞,今天於台北書展發表第3集作品,除了笑說歡迎向身邊人推薦是「歡樂作品」,也期盼藉由得獎讓筆下故事傳遞給國外讀者。
「芭蕉的芽」是左萱自2022年開始創作的長篇作品,曾獲第14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描述1930年代的台北高校學生故事。左萱今天分享,「芭蕉的芽」第1季規劃有4集,第3集扮演劇情推進「承先啟後」的關鍵,對她來說也格外困難,不過,讀者若從第1集開始回顧,也許會因此發現一些樂趣。
像是依據台北高校第2任校長三澤糾所畫的角色「三澤校長」,左萱說,其實這是她最初從沒想過要加入的角色,只打算以其他角色提及的方式出現,「但後來發現,當台北高校學生們在講校風如何奠定時,無法避開這個人,因此還是畫下來,讓他以特殊方式引導劇情發展。」
台北高校在日治時期成立,自1925年起便取代日本統治前半期的總督府國語學校與醫學校,成為全台灣頂尖菁英的養成所,如已故前總統李登輝、已故總統府資政辜寬敏皆是校友。三澤糾則是被後世認定為奠定台北高校自由校風的重要推手,被視為台北高校精神象徵的「自由之鐘」也是在其任內設置。
為劇情需要,左萱將許多正史前後事件重新排列組合,形容漫畫中的三澤校長可視為「平行時空」版,這名知名教育家將展現對學生的溫柔與包容,對角色們來說,如成為心靈導師的存在。其他重量級客串人物則包含知名文學家呂赫若、張文環。
左萱說,相信「文史很無聊」這種聲音對於創作者或是讀者都不陌生,許多人在學生時代遭受背誦人名、年份的荼毒,對文史產生刻板印象,要打破這些隔閡就是創作者的目標,歷史與人名是有重量的,都是曾經鮮活的存在,雖然費了許多功夫在文史整理,但她仍將作品定位於「劇情喜劇」,「如果能被人推薦成很好笑、歡樂的作品,對我來說會非常開心。」(編輯:管中維)11402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