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要務首重溝通 莊東杰實務與理想中找平衡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3日電)旅德指揮莊東杰是台灣少數活躍於歐洲樂壇的指揮家,現任德國波鴻交響樂團(Bochumer Symphoniker)音樂總監。莊東杰說,指揮首重「溝通」,他不喜歡「硬來」,努力在實務與理想中找到平衡。
莊東杰應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以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返國客席2團演出音樂會。他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如果指揮高高在上,團員臭臉,「我不相信指揮與樂團會產生好的化學反應,會有好音樂。」
莊東杰說,他來自台灣,對音樂的感受不會跟土生土長的德國人一樣,「這是一個互相走近彼此的過程,我就在這些與樂團細膩的前進或往後中,獲得樂趣。」
莊東杰說,好比布拉姆斯是歐洲正統經典,演過無數次,「我會把我看到的樂句配器重點、和聲的亮點跟團員交流,也許我們都一樣看到藍色,但是藍色有幾百種,就像調色,我想讓團員看到之前他們沒看到的東西,彼此擦出火花。」他認為,善於溝通、找到平衡,絕對是當代指揮必須身懷的絕技之一。
擔任音樂總監的過程中,莊東杰有開心、有沮喪,「百年樂團總有他們的變與不變,舉例像布拉姆斯的『慢板』樂章,樂團有他們的速度,這種他們不會讓步,但我也必須知道自己可以讓步到甚麼程度,這就是一種溝通。」莊東杰說,從彩排第一天到演出,「也許中間他們退了一寸,這就是我的成功。」
莊東杰說,跟柏林愛樂或其他老團相比,波鴻交響樂團相對小巧,「感動的是,這座城市很自豪自己的樂團,自認不輸名團,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都看得很重要,以樂團為傲,身為他們的音樂總監我也覺得與有榮焉。」
莊東杰認為,做藝術從來都不該以「保守」、「安全」為最高原則,這樣會失去太多可能迸發的火花,「我很高興樂團上下都保持開放的心,願意跟我一起瘋狂。」他說,像即將宣告的國際巡演以及歌劇製作,「對樂團來說票房不是問題,可以不要跟著我發瘋,但這就是他們的樂團性格,我只能說我很幸運。」
莊東杰不諱言,這世界轉動得太快,「一般人不會願意花40分鐘透過音樂會聽一段故事、一個道理。但在音樂廳能靜下來,打開聽覺感官,把音樂聽進心裡面,可以讓自己沉澱下來,重新開始。」
莊東杰說,他在這裡學到很多,「德國樂團最重視的是把每一顆音都做好,事實也證明,有些音真的要慢才會好。」
在歐洲樂壇,莊東杰已經有了起點,但他還是很想回台灣,「台灣是我的家」,如果有機會為家鄉樂團貢獻的話,他表示,「會盡全力。」(編輯:張雅淨)11202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