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定古蹟「吳心泉宅」 後人攜發跡牌匾回鄉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1日電)金門縣政府獲贈的首座縣定古蹟「吳心泉宅」,後人吳友鏗今天攜帶先祖在南洋發跡的「金泉發」商號牌匾,回到吳心泉宅;他說,滿意古厝修復,對於如何活化利用,尊重文化局。
坐落金沙鎮大地村的吳心泉宅,建於1929年。創宅屋主吳心泉兄弟過去在馬來西亞麻六甲,分別被稱為「山王」和「海王」。吳心泉經商成功,委由留守家鄉的兄長吳守瓢在大地村興建宅邸,稱「吳心泉宅」。
依照文化局資料,吳心泉宅建築整體格局為二落帶右護龍,護龍採疊樓方式興建,疊樓採用金門地區少見的五腳基洋樓形式,2012年公告為縣定古蹟。吳心泉的曾孫吳友鏗於2016年捐贈吳心泉宅給金門縣政府,開古厝捐贈縣府先例;縣府於2019年展開修復,2020年6月完工。
吳友鏗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古宅修復後,他一直無法返鄉了解修復狀況;趁著疫情鬆綁,父親吳梓新要他回金門看看,於是帶著妻子近日返金;今天並攜帶曾祖在馬來西亞發跡的「金泉發」商號復刻牌匾來到吳心泉宅,放在供桌前,告慰先祖。他說,未來牌匾要如何處理,尊重文化局安排。
對於老宅修復狀況,吳友鏗說,當初修復時就要求「修舊如舊」,如果修得像新房子一樣,就失去古蹟的意義,整體結果尚稱滿意,只是還有一些如漏水的小瑕疵,補強即可。
不過,吳友鏗建議,在大廳牆面可以製作吳心泉宅簡史,讓民眾了解吳心泉的故事。吳心泉宅在完工後一度做為駐縣藝術家創作基地,吳友鏗說,未來如何進一步活化使用,由文化局決定。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今天陪同參觀吳心泉宅後表示,吳心泉宅是在他第一任文化局長任內規劃設計發包,直言修復成果未能達到他的要求,例如古宅外牆石磚和屋脊顏色深淺不一,一邊看起來是古蹟,另一邊看起來卻像是新近完工;把古蹟修得像新屋,實不可取。
在重返吳心泉宅前,吳友鏗還走訪了年初才修復落成的張文帝洋樓,讚嘆洋樓修復之美。但他表示,由於張文帝洋樓和吳心泉宅,一是水泥建築、一是以木構為主,兩者不可相提並論;能做到「修舊如舊」,就相當不簡單。(編輯:郭諭儒)11202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