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薪傳」首演 林懷民:雲門的起手式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新北16日電)雲門舞集代表作「薪傳」,44年前的12月16日在嘉義舉行首演。雲門舞集今天宣布,將於明年演出這部作品,由新一代舞者重新詮釋。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會中用「悲欣交集」4字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說,當年用40天的時間編舞,用肢體述說唐山過台灣的故事,當時的報紙說他是為了向開台先賢致敬,但其實他沒有太多想法,只是在國外讀書時「太想家了」,而「薪傳」讓台灣民眾對舞蹈這件事有了不同的看法,認為這是一個有尊嚴、有專業的行業,「薪傳」是雲門真正的起手式。
林懷民特別透露當時的壓力,因為這是第一部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舞台作品,「有台獨嫌疑」,當時鄉土文學運動被扣上台獨的帽子,形式嚴峻,原本預訂在台北首演,他臨時決定改到嘉義演出,但因為宣傳不及,票只賣出幾百張,後來竟傳出中(中華民國)美斷交的消息,記者還打電話問他:「中美都要斷交了,你們還演嗎?」沒想到一下子湧來6000多人,隔天有報紙寫道「這就是同舟共濟的精神」,因為這支舞喚起群眾的記憶,連結自己與先民的苦難。
不過一晃眼40多年,許多當年合作的夥伴都走了,「陳達走了,李泰祥走了,陳揚走了」,林懷民提到當時為了找音樂,特別向前輩音樂家許常惠求助,輾轉找到民間藝人陳達,陳達只問一句「沒有酒怎麼唱」,有了酒及花生米,一唱就是3個多鐘頭,「後來有些觀眾只要聽到陳達唱歌的聲音一出來,就哭了」。
林懷民也提到李泰祥為「薪傳」創作了農耕曲,裡面有李泰祥自己唱歌的聲音;甫過世的陳揚,在林懷民心目中「永遠是天才小朋友」,2003年重新為「薪傳」譜了「渡海」及「彩帶舞」的音樂。
林懷民表示,看「薪傳」的觀眾總是哭,不只台灣人哭,外國人也哭,因為這不只是台灣人的故事,而是所有人類的故事。但林懷民說,宣揚苦難不是「薪傳」的使命,「薪傳」也不是為了安慰大家而創作的作品,「不哭也不錯,表示大家都很健康,已經走出陰影」。
林懷民說:「一支舞沒辦法改變什麼事,但在劇場裡,我們產生一個少有的安靜時刻 歡迎大家來看『薪傳』。」
雲門舞集代表作「薪傳」,明年4月起將由林懷民親自排練,並攜手朱宗慶打擊樂團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苗栗、嘉義、台東等地巡迴演出。(編輯:管中維)11112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