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鵝鑾鼻遺址3 / 文資保存面面觀 地方催生考古館
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岬角有眾多史前遺址,最久遠的可追溯自6500年前。1956年地質學家在鵝鑾鼻燈塔附近發現石板棺,開啟當地考古開端;清大團隊2019年展開挖掘,大批墓葬和文物重見天日,也首度在台灣發現史前時代的貝器加工場。古老海洋民族的生活樣貌是什麼?開發與考古的衝突又該如何解?中央社專題報導帶您一探究竟。
(中央社網站12日電)鵝鑾鼻公園發掘出4000年前的史前遺留,珍貴的文資出土後,收藏空間及展示方式尚待規劃,看準這批文物潛在的觀光價值,在地出現新設考古館的聲浪。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7年啟動鵝鑾鼻老舊賣店改建計畫,施工過程意外發現史前遺物,在清華大學考古團隊搶救下,不僅51具墓葬及大量文物出土,更在台灣首見史前貝器加工場。
清大考古團隊今年7月26日透過校方臉書分享初步成果,精美的文物照片在社群上引發迴響,也有遊客慕名到鵝鑾鼻一探究竟。
鵝鑾鼻保安宮副主委李惠菁說,考古的消息傳開後,最近常有遊客詢問4000多年前的遺址和貝器加工場,所以居民很期待有一個展覽館,保留這些代表地方性的資源。
對於出土遺物未來的安排,在地立委近來也紛紛前往遺址所在地點,邀集相關單位商討設立展覽館的可能性,讓文化保存與民生經濟共創雙贏。
這批文物是在2021年5月搶救完成,目前分散在清大研究室、台南墓葬工作站、以及屏東縣府臨時搭建的最南點組合屋,進行清整與記錄。
鵝鑾鼻考古發掘負責人、清大人類所副教授邱鴻霖表示,整理階段已經發現不少重要遺物,需要未雨綢繆的規劃典藏地點。他指出,台灣早年成立十三行博物館的過程,可以作為一個參照。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座落於八里左岸,現為新北市府二級獨立機構,宗旨為保存與推廣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當初會引起關注,源自於1980年代末期,政府計畫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意外引爆文資保存與工程開發的衝突,形成搶救遺址熱潮。經過學界及民間2年多的抗爭,十三行遺址被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而後規劃展示場館。
1995年,中央各級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啟動「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興建計畫;1998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並正式動工,最終於2003年開館營運。
依文資法規範,十三行遺址現為國定考古遺址。它是台灣首度發現史前煉鐵爐的遺址,具有重大文化意義;十三行人也有著精良的陶器製作技術,最引人注目的是收藏在博物館內的「人面陶罐」,被譽為鎮館之寶。
當今的十三行博物館,除了可在館內欣賞珍貴文物,戶外空間也頗具特色。博物館後方的陽光廣場是遺址保留區域,不定期會舉辦現地教育活動;另一區的新北考古公園則設置「十三行聚落虛擬展示」,應用AR技術,將史前人類生活呈現在眼前。
從遺址搶救到設立展示空間,十三行博物館作為北台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不僅為史前文化留下紀錄,更添增觀光亮點。回頭來看鵝鑾鼻,這一帶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條件,有著相似的潛力。
邱鴻霖說,十三行博物館是單一遺址所形成的博物館,而現在變成了大台北地區很好的考古教育、甚至休憩的場所。他表示,鵝鑾鼻地區的遺址性質非常類似,並且同樣是從開發工程中,去發現它的重要性。
邱鴻霖指出,就文資管理層面來看,鵝鑾鼻的遺址仍有許多區域尚未遭到開發破壞,當前應先推動考古遺址的指定,有了法定地位,後續文物典藏與展示的軟硬體設施,預算方面就能慢慢拱上來。
根據現行文資法規定,考古遺址級別可區分為(一)國定考古遺址(二)直轄市定/縣市定考古遺址(三)列冊考古遺址(四)疑似考古遺址;其中僅有被指定為國定或直轄市定/縣市定的考古遺址,才算是具有文化資產法定身分。
文化部文資局遺址科科長黃云亭指出,屏東縣還沒有任何一個指定考古遺址,而此次在鵝鑾鼻考古計畫中,按照發掘單位提供的資料,其實滿具有考古遺址指定的價值,未來會輔導屏東縣府著手審查程序,先往縣定級考古遺址邁進。
至於發掘文物後續的處理,黃云亭表示,現在有個觀念是說,出土遺物盡量不要離出土地點太遠,建議先找看看周遭是否有閒置空間能夠展示,那如果地方政府或民意代表覺得有需要設立考古館,文資局也可以來協助,前提是設立考古館的選址不能破壞到現存遺址。
她補充,文化部在台東有一個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具備考古學和博物館的專業,或許未來屏東縣府找到適當的空間來展示文物、想做展覽的話,能夠就近結合史前館的力量來幫忙。(記者:賴麒元)11112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