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呼畢勒罕特展 飽覽清代藏傳佛教藝術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7日電)故宮北院推出「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帶領觀眾飽覽清代藏傳佛教藝術,並介紹清廷與達賴、班禪、章嘉與哲布尊丹巴等重要格魯派活佛世系間互動歷史。
展覽共展出267組﹙461件﹚文物,除精選故宮書畫、器物、圖書文獻各類典藏外,與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及民間單位等合作,洽借相關重要文物。展件足以窺見清代藏傳佛教活佛體制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不少展件都是首次對外公開展示。
展覽分為4大單元,第1單元「清宮與活佛」從漢文「活佛」一詞的淵源,以及清廷採用蒙文音譯詞「呼畢勒罕」指稱蒙藏佛教轉世活佛的緣由,併以內廷文物、藏地唐卡造像等介紹清初諸帝與藏傳佛教格魯派間的互動發展。
第2單元「西藏的達賴與班禪」介紹西藏最重要的兩支格魯派活佛世系,特別展出五世達賴贈予順治皇帝的「金嵌松石珊瑚壇城」、歷輩達賴曾持用之法器、六世班禪面見乾隆皇帝時進獻的「嘎布拉念珠」等殊勝文物,另外也透過古籍與奏摺呈現達賴、班禪與清廷互動的歷史情景。
第3單元「安多章嘉國師與蒙古哲布尊丹巴」則引介清代在內蒙與外蒙最高地位的2名格魯派活佛「扎嘛嚕手鼓」為歷輩章嘉手持聖物;「清文全藏經」為三世章嘉所主持,歷時18年完成的譯經工程。
此外,生於清末光緒朝的七世章嘉,晚年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典藏其身前器用及相關信劄手稿,也是首度公開展示。
第4單元「走近活佛的生活」以各類清宮典藏藏傳佛教相關文物展現清代活佛在個人修持、儀式法器等領域的面貌,特選原藏於養心殿、毓慶宮、慈寧宮、避暑山莊等代表性宮殿的供奉文物,足見藏傳佛教與駐京蒙藏活佛對清室佛教信仰的深刻影響。
「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明天起至2021年3月1日在故宮北院正館103、105室展出。(編輯:張芷瑄)1091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