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學家翻譯台灣解嚴文學 傳達多元與包容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南5日電)德國漢學家蔣永學投入台灣文學作品翻譯,轉眼十年,他選譯戒嚴時期台灣文學作品,呈現解嚴前後台灣文學不同風貌。蔣永學表示,他希望透過譯作傳達台灣文學的多元與包容。
由德國漢學家、東亞文學雜誌副編輯蔣永學(Thilo Diefenbach)編輯並參與翻譯的「戒嚴:台灣文學選集」,2017年出版,共收錄29篇台灣作家的作品,外加一篇楊逵的「和平宣言」,成功以德文側錄了台灣民主化30年的歷程。
「選集」中的文字,包括楊逵、黃春明、李喬、李潼、王湘琦、李啓源、夏曼.藍波安、劉梓潔及胡晴舫等人的作品,極具代表性。書中前三部分是關於政治與歷史,最後加入的一些非政治性文字,主要是希望不光是描繪白色恐怖的氛圍,亦可進一步理解威權政治帶來的影響,對台灣人來說很有價值,對德國人而言也是認識台灣的起點。
台灣文學對德國人來說是冷門課題,他解釋,十年前剛到台灣,對台灣歷史完全不解,朋友說台灣史的時候,常會談到「戒嚴」,可是他不懂其背後意義。他花了許多時間理解,發現戒嚴是台灣文學與政治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也因為研究戒嚴時期文學,讓蔣永學的中文姓名引人好奇,但「蔣永學」的名字其實是個巧合。他說,十年前來台是個新開始,那時他沒有研究台灣文學。台灣朋友知道他鑽研文學,利用算命的姓名學建議了一個名字,完全跟政治上的蔣家沒有關係。
回到「選集」,蔣永學解釋,在德國,關於台灣戒嚴時期的德文作品非常少,德文台灣短篇小說集只有2本,一本是1982年、第2本是1986年,但2本書都是在解嚴前出版,在當時的政治情勢下,並無法反映台灣實際的社會和文學生態。
感慨德國讀者看不到台灣文學,對「選集」下了許多苦工的蔣永學說,出版書的2017年,他辦過12場新書發表會,分別於維也納、瑞士、台北等地,書前後賣了800本,為數不多,但在德國寫台灣文學史能有如此成績,其實成績不錯。
比起德國,「選集」在台灣引起了更大的迴響,在地文學研究者四處走告。蔣永學洋洋灑灑寫了20頁的德文版前言,翻譯成中文後,發表在104期「文學台灣」,也讓許多台灣讀者知道這本書的問世。很多德國人透過「選集」第一次接觸台灣文學,引發興趣之外,更進而理解台灣的政治現況與難題。
蔣永學興奮地表示,「文選」至少是德國民眾認識台灣文學的開端,他感謝台灣文學讓他重獲華語翻譯的樂趣。作為一個譯者,甚至作者,蔣永學為台灣解嚴30年留下另一種文字的紀錄,更讓台灣在德國出版界有了新的發聲方式與能見度。(編輯:屈享平)10803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