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翻轉池上 林懷民:解嚴後的自由空氣造就

2019/1/27 18:18(1/27 18: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宜儒台北27日電)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今天跨刀主持「華山文旅學x相遇台東池上」講座,分享池上之美與地方創生經驗。面對池上成功翻新傳統農村面貌,他慨嘆:「如果沒有解嚴,沒有(池上)這些事。」

林懷民曾兩度帶者舞團到台東池上參與秋收藝術節,在金黃稻浪中裡演出,留下了深刻美好印象。在「華山文旅學x相遇台東池上」講座上,林懷民以多幅池上風景畫面串接,邀請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暢談池上經驗。

聽著兩人的故事分享,加上自己多次造訪的經驗,林懷民深有感觸,他說去年帶著「松煙」到池上演出,走在路上抬頭發現,「怎麼路牌都是書法字,每個牌子的字體又都不一樣?」一問才知道,那是在地居民共組的書法社團的成果。又如伯朗大道旁的百公頃農田沒有任何電線桿,因此讓人能不受視覺干擾,將自然風景盡收眼底,也是在地居民與鄉公所、台電共同協調的成果。

林懷民說,自己當下幾乎就要落淚,「如果沒有解嚴,沒有這種事。在戒嚴時期,哪可能集會結社討論辦藝術節,哪能自己家鄉的路名自己寫,又有誰能去抗爭說電線桿不能那樣立在田裡。解嚴之後,台灣的自由空氣出來了,於是才有了這些事。」

兩個小時的講座內容,幾乎就像是池上的近20年發展史的分享,從池上米的產地證明、標章認證,到在地居民、協會組織與鄉公所同心協力造就的沒有電線桿的稻田風景、放棄水泥開發的大坡池荷花風光,乃至秋收藝術節、池上藝術村與穀倉藝術館的發生等,讓人理解池上翻新了傳統農村沒落凋零風貌的緣由。

因為感受了池上這樣的鄉鎮再生經驗,林懷民說,「台灣其實一直都在進步,但那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像池上那樣美麗的田,是很多人用心、用力氣與時間換來的,不是一天發生的。」

池上從民國89年開始推動稻米的產地證明,94年開始貼上「池上米」標章,從此引領出冠軍米的優良品牌。99年,台灣好基金會進駐,經過長期蹲點與在地居民共同生活後,討論、發展出藝術節等相關活動,有了後來的池上藝術村與穀倉藝術館,林懷民更因池上的稻田風光發展出「稻禾」舞作。

近20年,因為池上米的經營,加上社區住民為維護品牌的共同努力,以及秋收藝術節、池上藝術村與穀倉藝術館的帶動,池上已成為台灣觀光旅遊的一大亮點。林懷民笑說,自己退休後會很願意「回」池上蹲點、耍廢。

更讓他期待與好奇的是,因為藝術節等活動的關係,很多孩子即使畢了業、離鄉出外,也會主動回池上幫忙,多了理由回家,甚至帶朋友回家玩。

林懷民說,文化藝術這件事,帶動的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在這裡面,人有了自信、尊嚴、認同,「文化的事到最後,其實是生活這件事,而藝術這件事則是耳濡目染,需要長期碰來碰去,最後沉澱下來,就到生活裡去了。」(編輯:陳清芳)1080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