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翻譯太少 李魁賢慨嘆台灣文學難國際化

2018/4/13 20:10(8/3 20: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台北13日電)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李魁賢說,從事國際交流多年,體會到台灣詩人的作品不輸外國詩人,他感慨地說:「我們的文學翻譯太少,沒能讓外國讀者有機會認識。」

80歲的李魁賢今天在國家書店舉辦「阮若打開世界文學的門窗-李魁賢詩書發表會」,他16歲開始寫詩,創作超過一甲子,又從事翻譯數10年,翻譯詩作超過500首,整體文學成就讓他獲頒國家文藝獎。

李魁賢近20年來,到過印度、蒙古、孟加拉、日本、韓國、緬甸等亞洲國家,古巴、尼加拉瓜、薩爾瓦多、智利、秘魯等拉丁國家,及馬其頓和土耳其等國。他說,造訪孟加拉時,當地報紙大幅報導台灣詩人來訪,這說明「詩是很好的交流手段。」

李魁賢說:「我出去都用台灣的名義」,要對方確認能用台灣詩人的名義才去;世界詩人運動組織邀他出任副會長時,他提出的條件也是要以台灣相稱,不能加中國。

李魁賢平日關心時事,提到吳明益入圍英國曼布克國際獎的國籍事件,他深表贊同,並說作家本身要有骨氣。

他分享多年從事國際交流的心得指出,台灣詩人作品不輸外國詩人,但是文學翻譯太少,沒有翻譯出去,外國讀者根本沒機會認識。

李魁賢說,文學翻譯要長期累積,政府雖然有在做,但沒注意效果。「人本和文本要雙管齊下,作品出去,人也要出去參加活動。當他們認識作家本人,感覺親切,也會對他的作品產生較大興趣。」

李魁賢到海外參加詩歌節等活動,會集結多名詩人一起出去,不做個人秀,而是強調台灣文學意象。曾有土耳其出版集團對他說,不只對台灣詩有興趣,也希望可以出版包括小說、散文的台灣文學叢書。

李魁賢表示,翻譯是交流的橋梁,與外國詩人交流,他會提議幫他們的作品翻譯成中文,接著由對方對等協助在他們的國家翻譯出版台灣詩人的作品。

他鼓勵詩人以中英雙語出版個人代表作詩集,然後以此為基礎,輾轉翻譯成其他語言。他70歲時出「黃昏時刻」詩集,選入70首詩,至今翻譯成20種語言。

李魁賢為秀威資訊科技公司策劃「台灣詩叢」,為雙語詩集,即是考量到國際交流用途。另外,鑑於台灣女詩人相對較少,他策劃「含笑詩叢」,推介台灣女詩人的作品,目前已出版包括陳秀珍、林鷺、湯淇竹、利玉芳等人9本詩集。(編輯:施燕飛/卞金峰)10704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