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8世紀台灣界址圖 台史博館首度亮相

2017/12/7 13:06(2018/5/29 16: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7日電)象棋棋盤有楚河漢界的分水嶺,清朝也曾繪製18世紀台灣原住民和漢人分界位置的「界址圖」,這個御製古地圖12月9日將首次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公開亮相,非常珍貴。

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台史博館9日將開展「地圖很有事:地圖的台灣史特展」,將展出台灣16世紀起500年間共70件不同時代、主題和形式的地圖。

展示的古地圖中,以「18世紀末御製台灣原漢界址圖」最聚焦,且是首次公開亮相。台史博館人員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張古地圖是清朝官方繪製6幅台灣界址圖的其中一幅,繪製界址圖的目的,是要呈給皇帝了解帝國統轄地的狀況。

這幅台灣界址圖全長404.5公分,寬49.2公分,由已去世的旅法漢學家侯錦郎所藏,2013年才送回台灣,今年4月寄藏於台史博館。

在全球6幅台灣界址圖中,除台史博館展示的這一幅外,其他5幅分別被收藏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西北師範大學、俄羅斯莫斯科的國立圖書館(Russian State Library)、大英圖書館。

台史博館人員表示,台灣界址圖是清帝國繪製台灣原住民和漢人分界位置的特殊輿圖;這類型的地圖繪製不易,需3年至5年才能調查繪製完成。

這幅台灣界址圖畫工精細,字跡工整,載明當時地名資訊,標示清帝國為防止人民越界而設立的實體建物,例如隘寮、界碑、土牛溝等,完整呈現200多年前台灣的地理想像和帝國統治形式。

台史博館人員說,在研究台灣族群互動、移民拓墾及清帝國體系上,這幅界址圖是難得可貴的史料,但這幅台灣界址圖不是軍事地圖,也不是行政地圖。

除台灣界址圖外,台史博館還將展出「道光台灣輿圖」、「清末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區域圖」等罕見且深具特色的古地圖,年代最久的一幅是1530年「東印度與大韃靼地圖」,可看性十足。10612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