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松創辦漢聲雜誌 傳承文化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2日電)位在市民大道上一間葫蘆型大門的書店「漢聲巷」,裡頭賣的是什麼藥?書店主人黃永松曾說:「我們賣的是補藥」,藉由「漢聲」雜誌這款文化補帖,守護、傳承東方民間藝術。
1966年台灣第一部現代紀錄片「上山」,拍攝20來歲的3名青年男女,導演陳耀圻問他們:「除了電影和藝術,你們還關心什麼?越戰注意嗎?」他們回答:「平常都沒在看報紙的。就是上山吧!」
陳耀圻或許也沒想過,當年他拍的這3名青年,後來有2人也跟著他的步伐,走上藝術道路。一個成了電影導演牟敦芾,另一人黃永松在28歲那年做起文化大夢,1971年和吳美雲、姚孟嘉、奚淞共同創辦英文版漢聲雜誌「ECHO」,1978年中文版問世,4人被封為「漢聲四君子」。
黃永松今年獲頒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表揚他在70年代所創辦的「漢聲雜誌」、「漢聲小百科」,深入挖掘與梳理台灣民間文化,讓社會更認識鄉土意義與民藝美學,且在此過程中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出版與編輯人才。
「漢聲四君子」當年先創辦英文版「ECHO」,拉起橫向座標的文化交流,以平衡東西文化交流為出版宗旨,吳美雲命名為「ECHO」,意味著把聲音傳送出去,希望能得到廣大回音。
1978年,台灣經濟起飛,黃永松、吳美雲認為應該反過來與自己人對話,於是中文版的漢聲雜誌出刊,縱向連接傳統和現代,考掘民間藝術、傳統習俗、文化傳承、歷史、設計裝幀等,還建立出5種、10類、56項民間文化基因庫,找回許多被遺忘的民間手工藝。
漢聲雜誌出版最為轟動的叢書「中國結」,1981年引爆中國結風行,更透過田野調查出11種中國結的基本打法,而「中國結」這個名稱也是由黃永松所命名。
黃永松從事文化事業40多年,在台灣、中國大陸兩地來回,致力於東西文化交流,一路走來能如此堅持,「我一直相信我們都是巨人肩膀上的孩子,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先,讓我們可以坐在他肩膀上高人一等」。他口中的巨人,就是悠久的中華文化。
多年來黃永松把自己當成一個「肚腹」,這是已逝戲劇大師俞大綱在世時對黃永松的提醒,「傳統就像頭顱,大家把它丟到後頭,現代就像是兩隻腳,拚命地往前跑,傳統和現代是頭、腳分離」。
黃永松作為「肚腹」,不僅要讓頭、腳成一體,更要讓民間文化一代傳一代,就像他的書店「漢聲巷」有著葫蘆外型大門,「瓜瓞綿綿,葫蘆是一個一個長,但每一個是連起來」,認為當今文化發展即便是融合古今和東西文化交流,但不要忘了要有自己的根源。
90年代後,黃永松和漢聲團隊在中國大陸的承續工作也深受肯定與讚許,代表台灣文化能量對華人世界的啟迪與影響。10611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