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一「淡」應萬變 中國年輕人盼淡淡地活著

2024/3/24 16: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4日電)「累了,只想淡淡地活著」,中國年輕人最近流行一種「淡學」文化,不少人自我「確診」是「淡人」,面對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有一種「波瀾不驚」的平和感與淡泊感。有評論直言,年輕人是透過降低期望來避免受到情緒上的傷害。

青年報等多家陸媒最近都報導了這種「淡人」現象,其中30歲的小紅書網友「瑪嘉烈兒」近期才將個性簽名改成了「精神狀態:淡淡的」,面對生活瑣事,她以一「淡」應萬變,房東漲房租,那就每天多睡一小時住出性價比;公司降薪,就延長帶薪上廁所時間圖一個收支平衡。

「瑪嘉烈兒」說,現在那麼多人想做淡人,就是因為情緒起伏太大容易內耗。

陸媒「GQ實驗室」整理的「淡學指南」列舉了一些淡人經典場景,例如「剛買的東西就降價,店家說可以退貨,放棄:懶得弄了,就這樣吧」、「維護社交關係全靠對方努力,做過最大的挽留是:行,那就這樣吧」、「生氣也是淡淡的,也不會發瘋,千言萬語都匯成一句『好吧』」、「比起上班更像是在出家,隨心情勞作,憑緣份拿錢」。

抖音網友「靜靜香」認為,「人生不過是認清和看淡,『淡人』是一種豁達的生活狀態」,「大事無法左右,小事不必計較」、「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這種用平淡對待紛繁世界的態度,被一眾「淡人」們奉為處世之道,淡定、鈍感、穩定和自在成為他們人生的關鍵詞。

分析說,「淡學」流行於中國年輕人當中,與現代社會的高壓環境息息相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浙江官方微信「浙江宣傳」此前評論說,如今年輕人學業、工作競爭激烈,「淡淡」的處世方式可作為快節奏時代的紓緩劑,也讓年輕人透過降低期望而免受情緒上的傷害,是一種自我防禦。

上海12355青少年服務台心理諮詢師王慧則說,多數人目前都生活在資訊及物質都非常活躍的環境中,時時刻刻如置身波濤洶湧的海裡,這種情況下,當各種紛繁複雜來臨時,年輕人想透過一個「淡」字來保護自己安靜的小天地。(編輯:周慧盈/邱國強)11303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