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質疑樹種遭污名化 環境部:願共商、滾動檢討

2024/6/27 17:56(6/27 19: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成功大學研究整理出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樹種,學者質疑環境部建議避免選擇這15樹種有疑義。環境部強調,若外界認為樹種遭「污名化」,會再邀專家學者共商、滾動檢討。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產創暨國際學院院長王升陽,及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教授曹乃文發表聯合聲明,認為環境主管機關所提出15種避免選擇種植的樹種清單有疑義。

根據環保署(已改制環境部)委託成功大學整理國內外文獻,整理出台灣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樹種,包括楓香、厚殼桂、水黃皮、銀葉樹、鴨腳木、台灣肖楠等。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張順欽告訴中央社記者,所謂的異戊二烯是空氣污染物臭氧的前驅物,而臭氧也是近年來加強整治的空污指標;那時是委請成功大學整理相關文獻所提出的建議,提醒若未來要新植樹,建議能避開這15種樹種;若是已經種植的樹,並沒有特別要求移除。

張順欽強調,絕對認同人為活動造成污染超過植物,而環境部也已經在執行各式空污減量的措施;只是除了人為污染減量外,也希望從生態方向著手,加強空污整治。

張順欽指出,有時在東半部地區、或是人群較少處,植物排放污染占比就會相對較高;而植物在春夏間的生長期,排放也會特別明顯;根據環境部測站統計,在中午前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時間點,異戊二烯濃度最高。

張順欽補充,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時期就曾委託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進行「常用樹木對淨化揮發性有機物等空氣污染物之評估計畫」;除了環境部外,之前台大公衛也都有類似調查,關於北市行道樹排放揮發性有機物導致臭氧生成等。

針對疑義,張順欽說,會盡快再請各方專家學者共同研商,若真的有樹種遭「污名化」也願意滾動檢討。(編輯:陳政偉)11306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