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性別長期失衡 中國逾3千萬男性討不到老婆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教授原新今天表示,中國長達約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性別失衡),造成一些人「被動單身」,有3000萬以上的中國男性找不到本國老婆。
經濟觀察報報導,曾任中國國家計生委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專家組長的原新,日前在出席百度財經「有識」專欄訪談時,作上述表示。
日前有中國媒體引用「中國統計年鑑(2022)」數據,截至2021年,中國15歲以上單身人口約有2.39億人,引發關注。原新對此表示,中國法定結婚年齡是男性22歲、女性20歲,加上「單身」的定義有分歧,因此用15歲作為計算單身人口的標準並不正確,真正的單身人口肯定低於此數。
但原新指出,需要關注的是,長達約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男性除以女性,數值越高代表男性越多,比重越失衡),造成了一些人「被動單身」,更導致中國有3000萬以上的男性找不到老婆。
原新表示,中國數以千萬計的男性缺乏可婚配的適齡女性,已是既成事實。由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埋下男女婚姻年齡段人口數量不匹配的性別失衡社會問題,已經開始呈現。
他指出,以這種性別失衡背景形成的婚姻擠壓、結婚人數減少、失婚和離婚率上升等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也在中國同時顯現,必須積極主動因應這個性別失衡的社會。
原新指出,1982年中國第3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性別比達到108.5,高於107的正常值上限。此後中國出生性別比持續波動上升,2004年達到了最高值121.2,經過官方大力治理開始下降,2021年才降到108.3。
他表示,以此計算,從1980年到2021年,中國一共出生7.99億人,平均出生性別比是114.4。若依105的正常中間值推算,這42年間,中國的男性比女性多出生3400萬至3500萬人。這意味著,全國至少有3000萬以上的男性如果想結婚,會找不到本國老婆。
原新指出,到了適婚年齡,性別失衡就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婚姻的競爭性在增強,隨之而來的如彩禮(聘金)的增加、選擇性的增強、結婚成本的上升等。二是婚後家庭的穩定性會受到挑戰,畢竟有3000多萬的男性結不了婚,導致離婚率有可能上升。
同時,青壯年時期的男性有生理需求,有可能因此導致社會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影響到社會穩定;等到步入老年,即沒有後代,也沒有老伴,增加了養老的複雜性和壓力。
他認為,出生人口性別比徹底恢復到正常區間的難度很大,性別失衡問題不會自然消失,是長週期現象,貫穿整個生命週期,大齡未婚男性需求短期內不會自動解決。因此,必須積極主動因應性別失衡社會,以國家統籌治理模式應對性別失衡問題。
原新針對「單身者消費力較強」的說法表示,這並不準確。像是購屋或租屋,一個人不需要那麼大的房子,可能會往小型化發展,更不排除有一些人根本沒有購屋的慾望,就像日本、韓國的一些單身者只想維持最低的生存需求,也不願就業。如果大家都低慾望,更刺激不了消費。(編輯:邱國強/周慧盈)11209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