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多地4月CPI出現負成長 仍面臨類通縮壓力

2023/5/15 12:08(5/15 12: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15日電)中國11日發布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1%,創2021年2月以來新低,同時多個省市CPI呈負成長。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在需求仍然不足的情形下,確實面臨「類通縮」壓力。

據第一財經報導,今年4月CPI顯示上漲0.1%,漲幅比3月下降0.6個百分點,遼寧、安徽、河南、貴州、山西、吉林、上海等7省市落入負成長區間。目前物價雖未進入典型的通縮區間,但確實面臨「類通縮」壓力。

報導引述專家分析指出,面臨類通縮壓力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經過疫情修復階段後面臨「內生動力不強,需求仍然不足」,在供給端較為穩定的背景下,核心CPI漲幅偏低,顯示目前消費反彈力道較為溫和,「下一步政策面在促消費方面的空間較大,迫切性也較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影響4月CPI主要原因是菜價下跌較快,加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帶動中國國內汽柴油價格走低,以及汽車價格戰影響較大。

王青說:「市場供給充分的同時,消費修復力道整體較為溫和,目前具備加大促消費政策力度的條件。」

報導引述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如果要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就需適時適度加大政策寬鬆力度。考慮到美國聯準會升息已接近終點,中國貨幣政策受到的外部掣肘減弱,可擇機降準甚至降息,以推動內需回穩。另一方面,財政政策則需加大支出力度、加快支出進度,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鞏固經濟復甦態勢。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在報導中強調,中國經濟要突破需求成長困境,關鍵在「從投資拉動轉向消費驅動」,重啟市場化的供給側改革,支持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才能獲得長期且可持續的成長潛力。(編輯:曹宇帆)11205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談中國通縮 陸媒:根本原因在於自身需求不足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