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審反戰言論 符合反美主調才放行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官方維持所謂「中立」,對外拒譴責俄國、不用入侵等字彙;對內嚴審反戰聲音。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俄國支持力度或有下降,反美、反西方仍是外交宣傳主軸。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5名中國歷史學者2天後在中國社群平台上發出公開信,直言中國有必要表態反對不義戰爭、支持烏克蘭人民保家衛國,文章不到3小時就被封殺。名人在微博帳號批評俄國、表達反戰,也同樣立刻被禁言。
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中文網日前刊載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胡偉所撰「俄烏戰爭的可能結果與中國的抉擇」一文,直言中國必須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切割,這篇文章獲得回響,卻也有人批評胡偉是「華盛頓走狗」。隨後中美印象中文網關閉,文章也在社群平台上被刪去。
中美印象主編劉亞偉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1日報導中表示,胡偉的撰文在中美印象網站上獲得30萬瀏覽量,社群平台上則有數以百萬計轉發;中俄夥伴關係在中國獲得支持,但是政治、學術和經濟菁英觀點則有所不同,他們有其擔憂。胡偉則是拒絕紐約時報約訪。
一些身在烏克蘭的中國人試圖在海外傳達反戰觀點。36歲王吉賢來自北京,居住烏克蘭敖德薩(Odesa)達4年。他將俄烏戰事所見所聞上傳社群平台,甚至是和支持戰爭者辯論。王吉賢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指出,期望這些評論可以讓一些中國人反對俄國入侵烏克蘭一事。王吉賢社群帳號日前則已遭刪除。
中國境內反戰聲音為相對少數,但是這群關鍵群體涵蓋專家、學者,觀點頗具份量,仍被期待可影響決策圈,鼓勵北京遠離俄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韓磊(Paul Haenle)說,中國學者批評俄羅斯入侵,其中仍有許多人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終將與俄國保持距離。
美國之音(VOA)日前報導指出,俄烏開戰以來,中國社群平台上民族主義情緒高昂,視美國為首的西方為戰爭挑起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視訊會晤,相關轉載貼文都是來自新華社、央視等官媒,討論區充斥讚譽美言,只呈現被篩選過後的評論。
前微博審查員劉力朋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拜習會相關討論受到嚴格審查,只要涉及美中關係的話題都有類似對待。反戰聲量過去幾天在社群平台上有所提高,審查制度似有放鬆;但是挺俄敘事和對美批評仍沒有停息跡象,主調仍是反美、反西方。
據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傳播學系副教授潘婕(Jennifer Pan)和其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人員所做研究,過去兩個月間,微博上關於烏克蘭的50萬條評論中,約有一半將戰爭歸咎於烏克蘭、美國或西方;僅約1/10指責俄國。(編輯:李雅雯/邱國強)11103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