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港中國研究重地遭整併 專家:王冠寶石將消亡

2020/12/27 17:0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7日電)曾被譽為中國研究「麥加」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USC)傳出將重組併入圖書館。學術界除擔心中心的珍貴史料難以保存,更擔憂港區國安法陰影下的寒蟬效應,將使學術自由受限。

英國廣播電台(BBC)中文網報導,中文大學表示,這是為了「提升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現有服務,將其收藏的資料更廣泛地提供予本地和國際學者使用。」決定將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現存館藏「作為一個命名館藏,整合至中大圖書館中」。中心將與圖書館和中大的中國文化研究所合併。

中大還說,大學將會將館藏數位化,並以專業技術保存原始及珍貴歷史資料。相關工作將由圖書館和中國文化研究所支援,紀錄片放映和研討會也將由這兩個機構支援。

一些學者擔心,這將導致該中心喪失其獨特魅力和優勢,對於研究中國的學者是一大損失。

該中心首位主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說,該中心在過去30多年裡,一直是香港中文大學「王冠上的一顆寶石」,而新舉措意味著該中心面臨「可悲的消亡命運」。

目前尚不清楚重組後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將以何種方式儲存珍貴文獻,是否允許借閱一些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資料等,都還沒有確切訊息。該中心主任趙志裕和李磊(Pierre Landry)也沒有及時回應。

香港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成立於1963年,原名「大學服務中心」,由研究中國大陸的西方學者成立,於1988年併入香港中文大學。中心有系統地收集有關當代中國的資料,有相對完整的地方公報、統計年鑒、期刊和官方出版物。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因此被稱為中國研究領域的「麥加」。

報導說,該中心收藏的範圍以1949年後中國的國情、民情為主,比如從1949到1976中國政治運動的資料,包括大量有關土改、反右、大饑荒、文革、上山下鄉等史料和著作。與黨史、地方史有關的資料從民國中期開始,地域覆蓋省、市,甚至縣級。

該中心主要收藏的資料還包括從50年代初至今的省級及全國性報紙和期刊、中國全國、省、市級年鑒和統計資料,甚至鄉鎮級別的地方志、中英文中國研究專著,尤其是地區研究資料等。目前藏書超過12萬冊。

除此之外,該中心還收集了7000多冊回憶錄、傳記、口述歷史、日記和照片,包括公開及自費印刷的出版物,以及400多部反映社會現實及口述史類的紀錄片。其中許多紀錄片曾在大陸備受爭議,或無法在公開院線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收藏了罕見的新華社「內參」,涵蓋過去中國軍隊軍級到師級單位的眾多史料。「內參」全稱內部參考,只供特定級別的官員閱讀,以便及時了解民情動態。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裴敏欣說,根據他的經驗,「世界上沒有其他頂尖大學擁有類似收藏。」

港區國安法6月30日生效後,香港學術界充滿不安氛圍,擔憂研究自由受到限制。香港中央圖書館曾因「將複檢某些書籍的內容是否違法」,而下架反對派著作,令不少人擔心寒蟬效應到來。

不過,中大在回應質疑時,否認整併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是受外部壓力影響。(編輯:翟思嘉/楊昇儒)10912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