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山大學開發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 登國際期刊

2025/4/28 13:31(4/28 13: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立中山大學生技醫藥研究所助理教授孫羽佑(圖)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跨國合作,將原本用於治療漸凍人的藥物,開發為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中央社記者蔡孟妤攝  114年4月28日
國立中山大學生技醫藥研究所助理教授孫羽佑(圖)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跨國合作,將原本用於治療漸凍人的藥物,開發為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中央社記者蔡孟妤攝 114年4月2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8日電)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將原用於治療漸凍人藥物,開發為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可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腦中風等疾病提供全新、非侵入式的診斷方式,獲登國際權威期刊。

國立中山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生技醫藥研究所助理教授孫羽佑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跨國合作,將原本用於治療漸凍人的藥物,開發為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

這項技術可偵測大腦中氧化壓力的變化與分布,在腦中風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發展初期及早觀察、發現異狀並介入治療,因而提高治癒率。此項創新成果獲登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孫羽佑表示,腦中風、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俗稱「漸凍人」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均為全球人口面臨的重大健康挑戰。近年研究發現,「氧化壓力」是這類疾病早期發病的重要病理機轉。

不過目前相關研究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臨床尚無能直接觀察腦部氧化壓力的影像工具,無法在疾病發展初期即時偵測與治療。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為此,孫羽佑研究團隊進行跨國合作,利用治療漸凍人的藥物「edaravone」,開發出全新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探測顯影技術。此項氧化壓力探測顯影技術,可即時以影像呈現其變化,對臨床診斷、療效評估及追蹤病程發展上助益甚大。

孫羽佑指出,此研究將臨床用藥開發新用途再改造供醫學影像檢測,已成功通過動物實驗,未來將進一步應用於人體臨床試驗,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腦中風等疾病提供全新、非侵入式的診斷方式,推動精準醫療與神經影像技術。(編輯:李淑華)11404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