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李克強:中國醫師精力多用在寫論文 少臨床實踐

2020/9/10 14:4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0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表示,中國醫生們為了獲得評定職稱,把相當多的精力用在寫論文上,臨床實踐反倒少了,因此要展開以能力為導向的醫師評價改革。

李克強上述發言,是由中國政府網微信公眾號在今天披露,而新華社9日的報導中並沒有這段內容。中國政府網是由國務院辦公廳主辦的中央及省級政府訊息發布平台。

根據披露內容,李克強在會中表示,據他瞭解,現在中國醫師的職稱評定「沒有論文是過不了關的」,這是一個「硬槓槓」(指必須克服的關卡)。所以,醫生們為了評定職稱,把相當多的精力用於寫論文上,臨床實踐反倒少了。

李克強指出,臨床醫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臨床實踐和臨床病例非常重要。因此要展開「以能力為導向」的醫師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

同時,李克強還針對公共衛生事務表示,公共衛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傳染病防治」,而應從國民健康角度進行拓展。提倡全民健康,就是要從預防疾病、鍛鍊身體做起。而公共衛生不僅包括醫療,還與日常體育健身等密切相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新華社9日報導,當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中國醫護人才總量、結構都還不適應健康中國建設需要。這次疫情更顯現出公共衛生、重症救治和護理等方面人才不足。要加大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力度,增強醫護人才保障。

會議提到,要加快高水準公共衛生人才培養,並建立臨床實踐保障機制,推進醫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並建立中醫藥「跟師臨床學習」制度。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編輯:翟思嘉)10909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