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名利場 陸人大代表:取消長江學者稱號
(中央社台北19日電)大陸學術圈諸如長江學者等「山川湖泊」稱號暴增,中國人大代表張雄表示,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已失去其學術品味,更誘導學術界成為名利場,建議取消學者稱號的評選。
澎湃新聞報導,祖籍台北的台灣籍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教授張雄向13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關於取消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的建議。
張雄在建議寫道,自1998年中國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為提高中國高等學校學術地位,振興中國高等教育」,共同籌資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後,各地各方各種學者頭銜呈「湧現」之態。
以河川為名的有:黃河、珠江、閩江、紫江、香江、湘江、贛江、錢江、皖江、三峽、龍江、松江、兩江等學者稱號。以山脈命名的有:泰山、黃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天山、珠峰、井岡山等學者。
若沒有名山大河可資命名而改採地域者有:綠洲、燕趙、楚天、天府、三秦、三晉、黔靈、八桂、北洋、齊魯、中原、東方、瓊州等學者稱號。初步統計達50多種。
張雄在建議裡指出,不少大學為提升人才評估指標,不惜用百萬年薪挖走兄弟院校「長江學者」或「國家傑青」,造成學校間反目時有發生;對青年學者言,學者稱號是獲取科研資源、高薪酬和行政職位的籌碼,豈敢掉以輕心。
他表示,學術研究須有寬鬆的學術環境,人為設置種種名利學術稱號,誘導學者趨之若鶩,其內涵就是學術大躍進。長此以往,學者稱號越來越多,青年學者的人格、特性和鋒芒也越來越萎縮。
張雄表示,在此氛圍裡,認真教書、埋頭做學問、沒有任何稱號頭銜的青年學者,若無發展空間和寬鬆的學術環境,將會被誘導、熱衷於爭搶學者稱號,使學術界變成名利場,實在令人擔憂。他建議,終止「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活動。(編輯:林克倫/張淑伶)10703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