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李光耀逝世 星港雙城的競合情懷

2015/3/23 11:3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3日電)香港媒體今天大篇幅報導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病逝的消息,凸顯出港人對新加坡的特殊感覺。

長期以來,香港和新加坡同列亞洲「四小龍」,而由於兩地在許多方面相似,因此有人以「雙城」來形容兩地的關係,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在香港,近幾年不時有人呼籲港府學習新加坡,比如新加坡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就比香港好。此外,有港人覺得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較香港更多元化。

另外,新加坡十分綠化,環境乾淨,是不少港人期待香港做到的事。

但近年新加坡在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上,卻引起香港金融界人士的憂慮,擔心威脅香港的金融地位。

在政治上,港人普遍覺得,雖然新加坡實施民主,但長期以來是一黨獨大,屬於威權統治。對此,有些港人覺得這是香港可發展的方向,但有人認為不可學習。

李光耀本人對香港也似乎特別有感情,根據無線電視台今天報導,英國檔案館解密的文件顯示,李光耀在世時差不多每年都訪港,與香港總督商討大小事務。

據報導,1970年,李光耀來港接受香港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時,在演說時把香港及新加坡比作「雙城記」,指兩地有共同優勢,包括受西方教育影響,又有傳統社會價值觀。

進入1990年代,李光耀每次來訪時,港人最關注的是他如何看待本地的民主發展,以及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報導指出,李光耀於1992年訪港時曾說,「(香港)沒有必要在政治上挑戰中國。」

李光耀當時是應邀出席港大校慶並發表演講,而當年香港仍為英國殖民統治,時任總督彭定康提出的政改方案,被北京方面猛烈批評。

對於香港應否有民主,李光耀當時說,「對,香港應該有民主,但最終在現實世界,我們很多時都得不到我們應得的。」

報導表示,1992年,李光耀接受無線電視專訪時提到,大陸方面會擔心受香港民主化衝擊,「中方不想香港做中國政治模範,只想香港成中國的經濟模範」。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他又說,「他們(北京)為何要同意五十年不變,因為香港值得仿效,非也。他們之所以同意,皆因香港具有經濟價值。」

據報導,李光耀又曾說過,香港將來應否有普選,要看北京。10403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