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賴秋江把字典變成桌遊 拆字解字破關打怪

高雄新上國小賴秋江導師用文字創造桌遊,她說:「我打造的文字桌遊沒有規則,學習文字可以有任何方式,要的是學生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字遊戲」。
2025/4/7
文:洪素津/攝影:董俊志

老師!你以前翻過字典嗎?老師賴秋江笑說:「以前都是翻辭典在學習的,翻字典、翻辭典就是小學必備嘛!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的」。

賴秋江是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也是專欄作家,更創造出各種「動文字」的桌遊,以字典為基準,賴秋江把文字拆解,玩出更多種識字、部首遊戲,而這些文字桌遊成功吸引了小學生的目光,進一步衍伸到老人家的動腦復健活動,這讓秋江老師笑說:「沒想到我的客群這麼廣」。

賴秋江表示翻玩文字的桌遊,是自己無心插柳的意外收穫。

賴秋江倡導文字辭典的重要性,創造出來的文字遊戲讓小學生、特教生、老年人都受益,同時她也運用自己的資源做公益,到偏鄉探訪並捐贈,回饋社會。(攝影:董俊志)

文字拆解活化 創造新桌遊

賴秋江以字典文字為發想,讓文字活化、動起來,想法還是來自實體字典,賴秋江想起以前查字典時,總是先拆解部首找文字,國字配部首的概念就可以組成文字,於是她試著結合撲克牌「撿紅點」的玩法,研發一款新的桌遊「動文字」,她也沒想到竟然大受歡迎,銷售超過3萬盒。

「我用這樣配對,然後讓小朋友在玩遊戲中認識部首和文字,透過遊戲的配對方式,欸我就學起來了!」

將課堂國語文字轉化成轉化為有趣的桌遊,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後續小朋友和家長的回饋也讓賴秋江感到欣慰,「這個『動文字』的確有提升小朋友的識字量,這個創作也是我們從第一線的教學經驗當中生成的」。

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賴秋江以字典文字為發想,讓文字活化,先拆解部首找文字,以國字配部首的概念就可以組成文字,再加上玩撲克牌撿紅點的玩法,於是「動文字」桌遊就這樣生成。(攝影:董俊志)

給他釣竿 不如教他製作釣竿

訪談過程中秋江笑說:「語文其實不是我的專長」,但賴秋江坦言自從當了老師之後就會去想要突破自己,「我會去思考怎麼樣的教學策略方法,會比較適合讓小朋友學習,也讓小朋友提起興趣,讓他們玩得很開心,又可以達到學習效果」。

賴秋江提到文字桌遊的核心「給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給他釣竿,不如教他如何製作釣竿」,賴秋江希望所有接觸文字組合遊戲的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設計桌遊,讓小孩自己可以創作屬於自己的文字遊戲,「最重要是產出,學生透過自己創作快樂學習,出來的成效可能跟你課本看3遍是一樣,甚至更好」。

有趣的是,賴秋江創作的文字桌遊,受益者除了國小學生,也是特教生的教材之一,甚至年長至80歲以上老年人也可以獲益,賴秋江説:「有些老人是可以識字的,透過認識文字讓他們腦筋活化」,當看到自己的創作被大家所接受,賴秋江笑著說:「你會覺得你的努力是值得的」。

賴秋江分享在教學的歷程中,一直去思考怎麼樣的方式是可以帶給小朋友快樂的學習,且可以達到學習成效的,同時挑戰自己去創作文字遊戲,把自己發揮到最大。(攝影:董俊志)

挑戰自己 讓學生快樂學習

「堅持玩文字的動力是什麼?」賴秋江笑笑回答:「身為導師,我在思考說怎麼樣的方式是可以帶給小朋友快樂的學習,且可以達到學習成效的,所以不一定只有語文,數學、社會也是一樣的」,賴秋江坦言自己在任職國小教師總是想著,怎麼樣讓學生快樂開心學習,也想挑戰自己,把自己發揮到最大。

賴秋江也沒想這個文字創作可以讓學生、家長等教育人士高度的讚賞,「我就覺得創作這條路是一個蠻開心的事情,那一種成就感是來自於就是說,我今天無心插柳,但它卻遍地開花,讓大人、小孩都喜歡,這真的很值得驕傲同時也是很感恩的事情」。

賴秋江特別強調實體字典的重要性,一定要自己的學生動手翻字典、查字典,「我們班的每個人抽屜裡,一定都還是備有一本字典」,賴秋江表示學生拿出字典,是快速的,是可以隨時隨地滿足自己求知的慾望,「字典是一個基礎,在翻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學到很多字,教學生們方法策略,再來搭配數位,翻閱字典學生們一定得要會」。

帶學生體驗食農 自我價值最大化

賴秋江持續在文字海中暢遊,同時也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開始體驗「食農」,在教室外擺出盆栽和學生們一起孕育出新生命和新希望,她帶領小朋友從種菜到收成,一路到料理、販售,甚至還有餐桌擺設,就是一條龍的感覺,也可帶著小朋友做公益,賴秋江笑得開心:「小朋友真的都很有成就感,並不是只有前端種菜而已」。

賴秋江將自己的專業和做公益並行,倡導文字辭典的重要性之虞,更把「文字」做到最大化,讓小學生、特教生、老年人受益,也走訪偏鄉捐贈造福社會,訪問最後她感性說:「在我可以的範圍之內我會盡力去執行,不要為做而做,因為我剛好有資源,也不是我一定要多偉大去做什麼,從自己做起,我覺得我可以、我願意,找大家一起來,成效也會加倍」。

主題照:高雄新上國小賴秋江導師以翻閱字典為發想,用文字拆解創造桌遊,她說:「我打造的文字桌遊沒有規則,學習文字可以有任何方式,要的是學生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字遊戲」。(攝影:董俊志)
172.30.1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