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別開生面的劇場,不管詩人在場或不在場,詩都是要傳唱的,都是要撥弄心弦的,都是要野蠻生長的,然後跳脫文字的牢籠,長出自己的姿態……
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週間幾乎每天都有公開活動,屢屢利用這些場合接受媒體提問,也多次在空軍一號與媒體記者對話,被形容為美國史上「最透明、最平易近人的總統」,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請看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記者的報導。
黃武山帶著「山宛然」跑遍全台200多所國小,當初在國小校園裡被布袋戲電到的小學生,如今在各處校園裡用布袋戲電小學生。
佇立在舊衣回收箱旁的玩具,守如忠心的護衛犬默默守護。在遺棄與待回收之間,依然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我們到底在吃烏魚子?還是在咀嚼現實?
90+組的蒙古阿公,與其他80+組的阿公們一起同場競技,蒙古阿公自起跑就一路領先,在抵達終點前還加速衝刺,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茫茫人海中一個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目光,因為他的表情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一塊荒地,別說從頭翻過一遍,再種上莊稼,也是要累死人的,何況還要老房子修好、修得有味道,軟體內容更是得推陳出新,別具巧思,否則你以為的有味道、有歷史、有故事,在外行人聽來也只是一堆陳腔濫調……
因為父親工傷意外,身為家中老大的周朝南,14歲就跟著媽媽學當礦工,展開長達半世紀的「地下工作」。為了不讓礦工故事被遺忘,他在猴硐山區打造一處礦工文史館,要讓世人記得曾經有一群無名英雄,幫助台灣度過兩次能源危機……
曾是關押罪犯的禁地,如今卻變成讓人搶著來體驗的文化基地。台灣田野學校以「舊監更生島」為號召,為嘉義舊監獄與宿舍群帶來新想像,原本死都不肯踏進一步的阿公阿嬤願意駐足其中,還有大男生被激起熱情,求著被「訓話」。
鹽鄉長大的蔡炅樵,看著台灣3百多年天日曬鹽產業步入歷史,決定拿起鋤頭,復曬廢棄多年的老鹽田,讓「台灣海鹽」重返家庭餐桌,成為世界冠軍烘焙師傅和餐廳的選用調味品。
比重建更動人,老地方也可以擁有新靈魂。原名為「橫山公學校大山背分校」的豐鄉國小,透過地方創生,有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新名字。
近年來,漫畫「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大紅,讓「推し」這個字取代了「本命」,成為日本追星界更常使用的詞語。
看台上看球的球迷,撐傘等待著;看台下工作的人員,冒雨拖拉著。
林君陽打造《我們與惡的距離》雙部曲,他說:「戲劇可能就是一面鏡子吧!去反射出真實世界裡面的問題。」只要那些事情值得討論,這樣就好了,其他的不要去預先設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