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直很期待能夠使用到名偵探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中的繭,但同時對未來是否像灰原哀所說的,「並沒有所謂的自由,視覺、聽覺、味覺和觸覺,通通都受到電腦的控制」抱持疑問……
看台上看球的球迷,撐傘等待著;看台下工作的人員,冒雨拖拉著。
藉著跟隨國家元首出訪的機會,在前往中南美洲國家採訪的途經,過境美國紐約一晚,下塌飯店忙碌完所有的新聞發稿處理,好不容易有機會到不遠的時代廣場走走,希望在匆匆離境前,看看這個世界地標的真實樣貌。
行程的最終站,彭部長到了資源回收中繼站,跟著阿嬤一起學習如何將各種資源回收物做初階的分類,從鋁罐、寶特瓶可以換多少錢,到玻璃瓶的瓶蓋要如何拆解,彭部長寧神貫注,認真學習。
若這場記者會是檔節目或是頒獎典禮,我想,收視率飆高的橋段之一,應該會是平常被觀眾遺忘的贊助企業代表致詞。被視為「有點不過癮」的展品,其實同樣暗藏著印象派大師百年前「還要更好」的決心。
近年來,漫畫「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大紅,讓「推し」這個字取代了「本命」,成為日本追星界更常使用的詞語。
小澤征爾認為,交響樂與歌劇是音樂雙支柱,他也將此視為終身信念,每年音樂塾會實際製作一齣完整歌劇,帶著年輕世代深入古典音樂的精華與堂奧。
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陽光普照。維歐蓮(Violaine)拿著法國號,和上百名樂手共同站在活動現場,準備為活動帶來音樂與朝氣。也因為有了他們,示威遊行時常就像場嘉年華。
一塊荒地,別說從頭翻過一遍,再種上莊稼,也是要累死人的,何況還要老房子修好、修得有味道,軟體內容更是得推陳出新,別具巧思,否則你以為的有味道、有歷史、有故事,在外行人聽來也只是一堆陳腔濫調……
因為父親工傷意外,身為家中老大的周朝南,14歲就跟著媽媽學當礦工,展開長達半世紀的「地下工作」。為了不讓礦工故事被遺忘,他在猴硐山區打造一處礦工文史館,要讓世人記得曾經有一群無名英雄,幫助台灣度過兩次能源危機……
曾是關押罪犯的禁地,如今卻變成讓人搶著來體驗的文化基地。台灣田野學校以「舊監更生島」為號召,為嘉義舊監獄與宿舍群帶來新想像,原本死都不肯踏進一步的阿公阿嬤願意駐足其中,還有大男生被激起熱情,求著被「訓話」。
鹽鄉長大的蔡炅樵,看著台灣3百多年天日曬鹽產業步入歷史,決定拿起鋤頭,復曬廢棄多年的老鹽田,讓「台灣海鹽」重返家庭餐桌,成為世界冠軍烘焙師傅和餐廳的選用調味品。
比重建更動人,老地方也可以擁有新靈魂。原名為「橫山公學校大山背分校」的豐鄉國小,透過地方創生,有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新名字。
林君陽打造《我們與惡的距離》雙部曲,他說:「戲劇可能就是一面鏡子吧!去反射出真實世界裡面的問題。」只要那些事情值得討論,這樣就好了,其他的不要去預先設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