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簡靜惠推動「素直友會」38年 讓閱讀變成一件開心的事

「素直友會」長久以來秉持著真誠、樸素的精神推廣閱讀,要大家進入書中的世界,讓閱讀這件事變得輕鬆、自在又簡單,簡靜惠說,「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參加讀書會,你的年齡就停在那裡。」
2025/1/14
文:邱祖胤/攝影:趙世勳/照片提供: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讀書會三個字看似平凡無奇,望文生義,大概知道怎麼回事,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共讀一本書,互相腦力激盪,分享心得,畢竟針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一本書當然不只一種讀法,別人可能讀到你未曾發現的境界,如此讀書,知識活了起來,世界也變得無限寬廣。

上個世紀80年代,官方推動書香社會運動,讀書會風起雲湧,「素直友會」便在這樣的氣氛下誕生,這個老字號讀書會從1987年創辦以來已走過38個年頭,至今還帶領愛書人共讀,持續探索閱讀世界的美好。

創辦人簡靜惠提起當年創辦讀書會的熱情,記憶猶新,「我自己就是靠著閱讀開闊視野,隨時掌握社會的脈動,當然希望更多人像我一樣得到好處!我認為參加讀書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什麼時候開始參加,你的年齡就停在那裡。」簡靜惠說。

「素直友會」從1987年創辦以來已走過38個年頭,至今還帶領愛書人共讀,持續探索閱讀世界的美好。(照片提供: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全心支持創意 見證半世紀藝文風景

即使年逾80,前年小中風導致行動有些不便,但簡靜惠依然充滿活力,隨時吸收新知,與她談話不到10分鐘就可以感受到,當年她如何帶領洪建全基金會,創辦《書評書目》雜誌,成立台灣第一座視聽圖書館,發行第一張現代民歌唱片,90年代推動「敏隆講堂」各項講座及課程,21世紀推動「覓計畫」,支持各領域專家與藝術家。簡靜惠的存在,不只是台灣松下電器公司的媳婦,而是一個即知即行、行動優先的文化人。

她幾乎見證了台灣近半世紀的文藝復興,她總是盡全力支持台灣各項文化創意。

「我家以前是開戲院的,我從小就可以看很多電影,看很多戲,聽很多歌曲,現在想起來,那也是一種閱讀,我是個很幸運的人,我的環境讓我的心胸變很開闊,不會拘泥什麼事一定要怎樣,像我生病了,我會覺得生病也很好,生病也很可愛,剛好多了時間可以看平常注意不到的人生風景。」

簡靜惠說,她一直很注意社會的變化,關心文化的發展,自己對許多事都有興趣,只是並不專精,但只要她能力所及,能支持的事一定會支持到底。但讀書這件事很不一樣,它幾乎是許多事的基礎,如果大家可以坐下來、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就有可能帶來力量,「到現在我還是每天都看書,我想這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了吧。」

「素直友會」活動不限地點,更經常走入民間,身體力行「閱讀」。圖為參訪李臨秋故居。(照片提供: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回歸樸素真誠 別被讀書兩字嚇到

談起讀書會的源起,簡靜惠表示,她先生洪敏隆還在世時,有一年日本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研究所來台灣拜訪,她和先生發現PHP「透過繁榮達到人類的和平與幸福」的理念,和台灣松下公司非常接近,簡靜惠也認為這樣的目標跟宗旨,跟基金會創立的宗旨「關懷社會、創造成長、追求和諧」很接近,洪敏隆也認為很適合簡靜惠及台灣松下公司,於是就有了成立「素直友會」的契機。

「PHP在日本成立素直友會,素直這個詞在漢字裡不常見,我卻覺得這兩個字非常典雅,也非常美,有一種真誠、純樸的力量,用台灣話說就是『很古意』,如果能用這股力量來做民間的社會教育,應該會帶來不一樣的面貌。」

簡靜惠不希望大家被「讀書」這兩個字嚇到,這個讀書會沒有考試、不算成績,自由自在,要讓大家要很開心、很快樂,用遊戲的心情,輕輕鬆鬆的相聚學習,藉著讀書會共讀、共遊、共享人生,真正感受到讀書的快樂。

簡靜惠說,成立「素直友會」並沒有太偉大的抱負,非達成什麼目標不可,主要是當時的文建會主委林澄枝有意推廣讀書會,簡靜惠跟她分享日本PHP研究所的理念及作法,林澄枝也表示支持,讀書會就此啟動。

「素直友會」的活動十分多元、活潑,圖為讀書會成員在講師帶領下進行肢體伸展。(照片提供: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建立儀式感 獨立思考、行動

當然讀書會要能可長可久,並非一蹴可及,簡靜惠提出幾個讀書會的運作原則,首先是要有儀式性,這樣會讓事情變得有意義,使參與的成員對這件事更慎重,「素直友會」一開始訂的公約、信條,就是要用真誠純樸的心學習、思考、討論、行動,讓參與讀書會的成員有一個信念。

其次是基本的精神跟態度,參與的人要主動、積極,主動培養傾聽他人談話的心,不依賴他人,要獨立思考、獨立行動,公私分明,並遵守時間,遵守彼此約定的事項,待人和譪親切並能體諒他人。簡靜惠說,這些都是日常的禮節,但成為一個團體時,更能成為彼此的鼓勵。

此外,很多人來到讀書會,總以為一定要讀很多書,「不一定,你可以讀,也可以不讀,來到這裡就是要讓你生活過得很快樂、自由。」

簡靜惠說,一定要先把人集合起來,讓大家開開心心在一起,而且要讓大家知道,每一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不分彼此;其次是要找到Leader,這個Leader可以是行政上的領導者,負責安排場地、敲定時間、分配工作這些事,另一種是Talking的Leader,討論的Leader,「這些人都是可以輪流的,由這群人自己來決定。」

素直友會打破許多人對讀書會的刻板印象。簡靜惠認為,一定要先把人集合起來,讓大家開開心心在一起,而且要讓大家知道,每一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不分彼此。(照片提供: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願當領頭馬 時時回到馬群中

簡靜惠笑說,她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總會長,但凡事總要有個頭,她願意當那隻領頭的馬,但她又喜歡在群眾裡跟著大家一起玩,「跑馬的時候我是領頭馬,但我也是回頭馬,總是回過頭來在馬群裡。」

「素直友會」的讀書會十分多元活潑,場地不限,形式不限,簡靜惠還記得有一次讀書會辦在一處茶館,卻遇上颱風;也曾經以張愛玲為主題舉辦時裝表演,根據不同小說中的故事進行色扮演,「參與的成員想法很多,大家也都不會拘泥於讀書會只能是看書、討論書,而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讀出書中的意思。」

在「素直友會」的帶動下,加上全台各地不同的讀書會的長期耕耘,閱讀的種地不斷開枝散葉,簡靜惠說,讀書會也不是誰的專利,大家覺得我們的方法不錯,拿去用就是了,卻沒想到將近40年過去,「素直友會」這個讀書會組織一直還在運作,至今在全台各地也有60多個分會組織,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過疫情期間終究帶來不便,「素直友會」也成立了線上的「素直共讀」,兩年間推了不少線上閱讀活動,但在她的理想中,10到15人是最恰當的人數,人數太多,會有許多不便,更何況是透過網路。

簡靜惠認為,讀書會不是開會,也不是小學生上課一定要有課本,一定要有一個人在台上講課,一定要把一本書讀完,沒這回事,你愛讀什麼就讀什麼,讓多少算多少,非常自由,最忌諱的是用教條的話語來訓人。(攝影:趙世勳)

讀書給木瓜聽 木瓜愈長愈好

她談到有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培訓活動,人數竟達200人,大家都乖乖席地而坐,她認為應該分20個小組,會比較有效率,採的也是隨意分組的方式,「因為即使在一個公司裡,總會有很多不同階層,如果因為總經理在這裡就沒有人敢講話了,都讓總經理講就好了,這就失去了分組討論的意義,讀書會更是不能如此,只要你一打破這個職位的界限,大家輪流發言,其實是有很多精采的意見會出現。」

簡靜惠分享一次在佛光山教課,有個阿伯在讀書會上讀到精采的內容,覺得很興奮,就說要回去讀這篇文章給他種的木瓜聽,隔一陣子簡靜惠遇到阿伯,阿伯告訴她,木瓜長得真的比較好了,「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可能如果一個團體可以讓人覺得自在、歡喜,閱讀的力量就會展現。

「讀書會不是開會,也不是小學生上課一定要有課本,一定要有一個人在台上講課,一定要把一本書讀完,沒這回事,你愛讀什麼就讀什麼,讓多少算多少,非常自由,最忌諱的是用教條的話語來訓人。」

書海浩瀚,但要有一字、一句能改變一個人、兩個人或更多人,書的力量就能產生,這是閱讀不可思議之處。

也許有人從來沒參加過讀書會,也許你會因為對某一本書有興趣才去參加某場讀書會,然而「素直友會」長久以來秉持著真誠、樸素的精神推廣閱讀,要大家進入書中的世界,讓閱讀這件事變得輕鬆、自在又簡單,也許這正是讀書會可以如此長久的原因。

主題照:很多人以為來到讀書會一定要讀很多書,簡靜惠卻認為不一定,「你可以讀,也可以不讀,來到這裡就是要讓你生活過得很快樂、自由。」(攝影:趙世勳)
172.30.1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