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彷彿人生長河上的一葉扁舟,撈起了被世界遺忘、傷害或是失重的人們,一個,兩個,到一群。「無論如河」書店佇立淡水河邊,出淡水捷運站步行沒有幾分鐘就可以抵達。從二樓書店大陽台望出去,前方是遼闊的淡水河,河水悠悠朝向出海口行去,不舍晝夜;運氣好的話,就可以看見對岸的「觀音吐霧」,觀音山上雲霧纏繞,美得沉靜。
從陽台回到書店,書店裡也有美得沉靜的人事物,秀眉、小綠、阿勇跟雅鈴四個白衣天使與她們的理想,撐起了這家書店。
書是靈魂的藥。店裡有人文小說,有藝術書籍,也有護理書,書櫃上不貼分類,希望讀者走進來能夠不偏食,與其他類型的書偶遇,觸發。店裡有咖啡跟輕食,更特別的是,有四個護理專業背景的店長編織了心靈防護網,只要願意,她們會聽你說,給你一些專業的建議,接住你的無助。書跟護理在這裡相互交會,毫無違和感。
過年期間休息,店裡男孩常客那一周都沒有論文進度,等到店一開,立刻抱著筆電來報到;一個年輕女生來店裡,抱走了《護理新人不要怕》,匆匆想要離去,被秀眉叫住,原來就是即將進入醫院實習的護理學生,眉宇間有說不出的惶恐,「實習上有遇到任何問題,都歡迎來書店,我們都很願意傾聽。」一對高齡95歲跟50歲的退休護理師母女特別到店裡坐坐,看到護理師店長們,格外親切。還有一個全程「旁聽」完護理師跟秀眉諮詢之後的讀者跟阿勇說:「我回家要跟我媽媽說,不要再罵姊姊想離職了,姊姊就是在醫院當護理師,原來這麼辛苦。」
秀眉說,書店雖然小,但是有公共性,「某種程度就是讓護理議題被看見,護理師可以有一個出口,讀者也可以從這裡接觸更多的護理知識。」
在醫院還沒有「大」之前,長輩們小時候的衛生所護士是很親和的,就像鄰居般負責公共衛生教育,告訴民眾剛出生的新生兒該如何撫養、照護;天冷老人家要注意不要中風,預防針要記得打,還要常洗手;當醫院開得比飯店還大之後,護士的護理角色逐漸變得工具性,一切都要講究效率,朝KPI前進,護理人員的工作條件每況愈下,人力不足,秀眉說,「這不是哪一家醫院或是哪一個護理長的問題,是整體結構性的問題。」
從之前的「有河book」老闆隱匿與686手中接下了店面,更名「無論如河」,秀眉說,這個店名是要向之前的「有河book」致敬,謝謝他們為淡水留下了這麼豐饒的人文風景。而「無論如河」接手之後,書店除了是書店,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平台,是四位老闆照顧一般民眾身心的途徑,也是溫柔的社會運動起點。
會開書店,源自於對於護理人員勞權的爭取。秀眉原本是護理老師,長年在學校擔任教職也帶護生實習,個性溫暖、真實、善良,她看見許多護理學生到醫院實習之後所面臨的問題,「我常常輔導學生到大家哭成一團,畢業後更慘,一周就要護理學生成為護理師,這中間的壓力有多大?學生常常難過到自暴自棄說自己是魯蛇,說自己浪費了父母親的學費。」右手是病人,左手是學生,如何從護理的角色出發,也顧及病人權益,秀眉的確傷透腦筋。
因緣際會,秀眉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但我想我有很多很多的愛,透過愛,我療癒了這些學生,也療癒了我自己。」秀眉說,「這些學生就像是我的孩子,我心中的那個小女孩。我覺得就是因為愛,讓我願意下班後還可以傾聽,我總會說,希望大家離開之後,重要的是,不要再被我照顧到。」
小綠就是秀眉的學生,因為在醫院實習時遭受霸凌,長期嚴重憂鬱,秀眉慢慢陪伴、梳理情緒,從抗拒面對身心問題到療癒康復。秀眉到南投草屯療養院當老師開課,認識了也是護理師的阿勇以及雅鈴。雅鈴過去曾經在醫院服務時被護理師學姊霸凌,「那是很難過的經驗。」
雅鈴在學校時就已經知道,普通病房的病人量太大,護理人員只能一人照顧多人,她於是選擇加去加護病房,至少一人管兩床可以照顧得到,「過去學姊帶學妹,三個月可以好好訓練;現在是一周要做學妹的自己上線,如果做不好就直接嗆妳下班後看會如何對付妳。」
雅鈴說她也因為受到掌權的護理長霸凌,夜半連續車禍,很多病人要進來,「一床三分鐘要觀察一次,另一床則雖然已經到院前沒有呼吸心跳,但還是要繼續做急救等相關程序,結果沒有一個人肯幫我,只因為我被其中一位討厭,學姊們全部在護理長辦公室吃火鍋。」雅鈴說,這不是單純的護理師被霸凌的問題,「護理的勞動處境,跟病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轉了一家醫院,雅鈴又遇到工作時摔下樓梯左肩半脫臼,「前一天值完小夜,交班完大概兩點;隔天早上八點要開會,下午又要繼續上班,就在要去開會之前 從樓梯上摔下去。」雅鈴先在地上躺了幾分鐘,然後自己爬回房間止血,回去開會。開會後她去看醫生,醫生建議休養半個月,「我去跟護理長說,結果護理長拒絕,說沒有人力,頂多就是讓她不要照顧病人。」帶傷上班的結果就是無法置身事外,雅鈴遇到加護病房急救時也是要去拉病人,要施力,結果手無法舉起來,身心俱疲之下決定離開。
秀眉說,當大家在批評年輕人是草莓族,無法吃苦,「其實背後有很多問題,之前醫院精簡人力省錢,現在環境惡化,護理師補進去之後發現工作這麼多,也會被嚇跑;以前每個科都會有一個『劉一針』、『王一針』,很會打針,資深會處理臨床的疑難雜症,現在病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打針找不到血管的護士,這並非她們願意,而是沒有給她們足夠的養成與訓練。」
大家都有各自不同卻同樣恐怖的護理經歷與共同理念,再加上秀眉念了輔大心理研究所,認識很多街頭運動工作者,她決定組工會,爭取護理勞權,為長期人力不足疲累不堪的護理師們爭取更好的工作環境。當時四人同租一處,先將共同住處當作工會的小小據點,開門讓身心俱疲的護理師進來,講自己的處境,講職場的困境。秀眉說這就像是在作田調,慢慢讓勞動意識慢慢長起來。
工會成立後,秀眉跟工會幹部們大家一起上過街頭,丟鞋子,和警察衝撞時臉都被擠歪了。小綠說,警察局每到時間就會先打來問:「今年有甚麼主題啊,我們要保護你們啊!」但是衝撞久了,抗爭也是一種消耗,秀眉白天當老師,晚上開會,六、日辦活動北中南抗議,身體根本吃不消,「回到初心,我在乎的是勞動教育,護理師要知道捍衛自己的權益,不只是改了一個法條。」
就在秀眉甲狀腺從亢進到低下,身體不堪負荷,四人聽到「有河book」要頂讓,一起決定承接下來,「一開始希望有場地辦活動,宣導理念,至少痛苦的護士 可以來點一杯咖啡,我們互相支持。」秀眉說書店有一種公共性,有社會關懷,其實是用很老派的方式跟大家對話,「我們就在這裡,民眾不要只是在新聞上看到護理師的處境,可以來這裡交流。」
從四十多組想承接書店的人當中「脫穎而出」,秀眉說當時的書店主人686、隱匿認為她們的角色有公共性,有社會關懷,各自還有各自的工作專業,萬一書店營利不穩定,大家可以互相幫忙,「有河book是我們的貴人,接了書店讓我們的愛可以用不同方式延續,書店複製了工會的目標與意義,繼續前進。」
書店選書反應書店品味,秀眉自己閱讀跨領域,這邊有自然生態、日本文學、世界文學,還有中文創作與醫護健康書籍,「我常覺得,文學詮釋人的心理歷程,都比心理學的書來得好,無論是文學與電影,都可以作為心理治療的一部份,可以幫助大家認識自己。」
秀眉說她很幸運,有這樣的工作夥伴,有時是帶領,有時是互補,「好比阿勇跟雅鈴設計菜單、製作餐點,阿勇店長串連社區,小綠內外張羅,雅鈴經常神救援、我比較會選書、設計活動,將理念與書店營運結合,大家一起來成就這個書店。」秀眉笑說,這幾個年輕人全身上下都是護理師訓練,先把本分做完,「一到店裡就開始整理打掃,很在意衛生,重視乾淨;但我很希望大家都有能力選書、排書、進書。自己的書店就有這個好處,即使全搞砸了都可以,搞砸、接受、一起再成長。」
書店經營五年,有很多愛的故事,雅鈴分享書店剛接手之際,她的學生失戀,必須很快離開原來的居住空間,在大家同意下,學生住到了家裡;正巧書店正在裝潢,雅鈴找來弟弟幫忙刷油漆,沒想到弟弟跟學生認識之後互萌好感,現在不但結婚了還要生第二胎。店裡還有留言本,這群店長們都會請第一次來的人寫下心得,裡面就有很多「告白」,希望可以再在書店相遇,相識進而相戀,一起擁有新的開始。
書店的營運除了靠讀者,靠客人,也要寫案子跟文化部申請補助,書店也發揮主人護理師的長才,成立了居家護理所:最近書店還被淡水「淡水情歌」社區管委會找去營運社區圖書館,加入了讀書會跟音樂,來館人數暴增。還有在淡水休閒園區的禮萊廣場二樓,設立二手書攤推廣閱讀,這些都是「無論如河」為淡水社區帶來的小小改變。
書店就是溫和的工會,「只是工會比較沉重,要跟醫院對著幹,比較負面;但也因為工會,我們累積了能力,才會有書店。秀眉說,書店就是溫和的社會運動,「把抗爭的力量滴水穿石,讓影響可以更長更久。」小綠說,書店可以讓民眾知道護理發生甚麼事,這裡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醫療機構,書店變成載體,把焦點放回民眾身上,一般民眾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多護理相關知識。」
至於書店的下一步,大家互看了一下,「希望能有一塊地,做我們心目中的長照。」秀眉說,台灣的長照都從歐美,從荷蘭取經,「但其實原住民的部落就是最好的長照,部落裡長老跟小孩一起成長,今天這家沒東西吃都可以去村裡其他地方吃飯,大家互相照顧,一個村子養一起養小孩。」
秀眉跟夥伴們希望創造一種部落文化的長照,「幼銀共創」,「年輕人其實都是很忙的,但一個人成長階段最需要愛的時期,就是小時候。如果可以有一塊地,有老人公寓跟育幼院,「很多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很健康,還可以做社會關懷,我們要把圍牆打掉,做一個沒有圍牆的家,用部落精神經營長照,做一個「跨越長照的長照」。目前四人已經決定要開始募款,慢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