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紐約公共表演藝術圖書館

研究、反思館藏檔案價值,創造未來傑作與歷史。
2021/5/7
文:鄢繼嬪/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圖片提供:NYPL

紐約公共表演藝術圖書館收集、保存與音樂、舞蹈、戲劇各類表演藝術及所有環節人物相關的文獻與文物,從歌劇演員到芭蕾伶娜、從舞台設計到燈光設計、從音樂家到演員,完整紀錄該領域發展的軌跡。

位於林肯中心園區的表演藝術圖書館,成立於1965年,隸屬於紐約公共圖書館,在美國龐大城市圖書館系統中,是專注於收集、典藏表演藝術類書籍、期刊、史料、影音檔案的研究中心(註1),至今,每年平均有35萬人次造訪使用,是全球最大的表演藝術主題圖書館之一,座落於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及波蒙劇院(Vivian Beaumont Theater)之間。

紐約公共表演藝術圖書館收集、保存與音樂、舞蹈、戲劇各類表演藝術及所有環節人物相關的文獻與文物,從歌劇演員到芭蕾伶娜、從舞台設計到燈光設計、從音樂家到演員,完整紀錄該領域發展的軌跡。在這棟藏有800萬件典藏文物的寶庫中,包含了貝多芬的頭髮、舒曼的鉛筆、芭蕾明星的舞鞋、音樂劇的舞台設計圖與模型、演出服裝道具、劇照海報節目單、大師的手稿、以及近代以來逐步建立的龐大錄音檔案、演出錄影和口述歷史,都各自安屬於分門別類的部門之中。

隨科技發展,館藏進入數位化時代,圖書館順應潮流進行整建,2001年整修後重新開放,除了調整閱聽及展覽空間尺幅位置,最顯著的是數位化的閱覽模式,內網連結圖書館逐步建置的數位資料庫,可更靈活地運用館藏品、展覽空間和203席位的放映室,策畫主題展覽、系列映演、小型表演及教育型公眾活動,讓讀者每一次的閱覽觀賞,都延續藏品的生命,也反映了文化的價值和這座城市的多樣性。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靈活、深入梳理館藏檔案

除了架上有形的圖書及藏品,表演藝術圖書館另一項重要職能是分享無形知識及豐沛資源。全館共有88位全職員工,在一般檔案管理、借閱及館務之外,戲劇、舞蹈、音樂部門分別設有策展職務、各項專長館員,對外提供業界專業諮詢,內部亦發展各項研究專案及策展計畫。圖書館更建立了陣容堅強的顧問團隊(Advisory Committees and Artists),包含學術界大老、業界重量級人物和舞台上的明星,內外部專業加乘,堅實了表演藝術圖書館作為研究中心的功能與成效。

比如,2019年由館方策展人道格.瑞塞(Doug Reside)所策畫的《與哈洛德.普林斯同在》(In the Company of Harold Prince)回顧展,就從這位百老匯最具盛名的導演兼製作人出發,具體而微地呈現了20世紀百老匯風雲際會縮影。

1950年代投入百老匯的哈洛德.普林斯,從助理舞監做起,對這產業瞭若指掌,並結下不解之緣。1955年初出茅廬隨喬治.雅培(George Abbott)共同製作《睡衣遊戲》(The Pajama Game),即贏得第一座東尼獎最佳音樂劇,終其一生監製與執導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包括《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瘋狂理髮師》(Sweeney Todd)、《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酒店》(Cabaret)、《艾薇塔》(Evita),直到2015年的自傳體作品《百老匯王子》(Prince of Broadway)(註2)為止,寫下無人能及的21座東尼獎的紀錄,包含1座終身成就獎、8座最佳導演獎、8座最佳音樂劇、2座最佳製作人獎,並獲得美國國家藝術獎章(National Medal of Arts)的最高榮譽。

本次展品包含館藏的演出服裝原件、舞台模型和道具、海報節目單、設計草圖手稿和私人書信。展場中設置有大螢幕播放演出影片集錦,以及電腦播映器提供對應展品劇碼的影音檔案隨選隨看。展場設計加入沉浸式劇場的手法,打造出普林斯在洛克斐勒中心的辦公室,鼓勵觀眾翻閱檢視特製的復刻展品,傳真機上的書信、桌面的帳簿和支票,電話筒裡的對話錄音,對照牆面和陳列櫃中展示的真跡,瞬間進入普林斯跨時代風華璀璨的音樂劇王國。動線以華麗的舞台場景作結,觀眾在離開展場前能體驗站上百老匯表演的感受,也可在展期中參加圖書館規劃的系列座談和播映活動。

這檔展覽示範了圖書館的研究單位如何深入研究、靈活運用館藏的功力,以普林斯為核心、70年音樂劇生涯軌跡為軸線,廣泛地探索所有因他而聚集的編劇、作曲家、設計師、贊助金主⋯⋯透過歷史檔案的細膩梳理,不僅歌頌了這位音樂劇巨人寫下百老匯史上最風光的篇章,也肯定了無數與他征戰劇場舞台夥伴的成就。

表演藝術圖書館研究中心透過嚴謹、創意的策展,打造全方位的觀展經驗,讓「圖書館閱覽」,成為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助提高一般觀眾的興趣,並能立體化的理解展覽內容。可惜的是,享年91歲的普林斯在2019年開幕前去世(註3),無緣親見自己一生的傳奇完完整整地呈現在世人眼前。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疫情下的圖書館進化

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各行各業,紐約表演藝術產業更同樣受到重創,劇場熄燈逾一年,表演工作暫停,卻也正是創作和研究的時機。紐約公共表演藝術圖書館研究中心克服封城休館的限制,規劃線上節目、數位期刊、開放視訊會議諮詢、強化運用已建置的數位檔案庫,打造無縫接軌遠距使用的虛擬圖書館平台。

最特別的是,圖書館迅速回應避疫期間應運而生的數位節目需求,規劃了「影音設備百寶箱」(Tech Kits for Performing Artists ),表演藝術家們可向圖書館借用所費不貲的錄音錄影軟硬體資源,居家創作攝錄剪輯,姑且不論收入與否,藝術家的數位節目、線上課程、製作會議得以移師線上持續進行,創作及職涯發展不致因疫情完全中斷。

半世紀以來,紐約公共圖書館表演藝術圖書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時時反思當下的任務與價值,以發揮最大的效能服務一般大眾和業界人士,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和資源,創造未來的傑作與歷史。

(註)
1. 紐約公共圖書館共有90處館址,其中4處為研究中心,全圖書館系統共有約2500位員工、2000位志工,5300萬件館藏,每年約1800萬人次使用,2500萬人次使用網路圖書館,營運經費來自政府及民間。https://www.nypl.org/sites/default/files/Facts__Figures_v2_0.pdf

2. 《Prince of Broadway》劇名取普林斯姓氏的雙關語意,有「百老匯的普林斯」及「百老匯王子」雙重含義,兩者皆說明他在百老匯舉足輕重的地位,劇名多譯為《百老匯王子》。

3. Broadway Theatres to Dim Marquee Lights in Honor of Harold Prince.
https://pse.is/J4WBV
https://www.playbill.com/article/broadway-theatres-to-dim-marquee-lights-in-honor-of-harold-prince#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主題照:紐約公共表演藝術圖書館(攝影:鄢繼嬪、Jonathan Blanc/提供: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本文轉載自 PAR表演藝術雜誌 第339期
172.30.142.106